第七章铸铁
第七章 铸铁
引言 口从铁碳相图知道,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 为铸铁,工业上常用的铸铁的成分范围是: 2.5~4.0%C,1.0~3.0%Si,0.5~1.4Mn 0.01~0.50%P,0.02~0.20%S,有时还含有一 些合金元素,如:Cr、Mo、V、Cu、A等 口虽然铸铁的机械性(抗拉强度、塑性、韧性)较低, 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低廉,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可 切削加工性、减震性及耐磨性,因此在现代工业中 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典型的应用是制造机床的床 身、内燃机的汽缸、汽缸套、曲轴等 口铸铁的组织可以理解为在钢的组织基体上分布有不 同形状、大小、数量的石墨
引 言 从铁碳相图知道,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 为铸铁,工业上常用的铸铁的成分范围是: 2.5~4.0%C,1.0~3.0%Si,0.5~1.4Mn, 0.01~0.50%P,0.02~0.20%S,有时还含有一 些合金元素,如:Cr、Mo、V、Cu、Al等。 虽然铸铁的机械性(抗拉强度、塑性、韧性)较低, 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低廉,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可 切削加工性、减震性及耐磨性,因此在现代工业中 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典型的应用是制造机床的床 身、内燃机的汽缸、汽缸套、曲轴等。 铸铁的组织可以理解为在钢的组织基体上分布有不 同形状、大小、数量的石墨
铸铁 口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口二、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 口三、灰铸铁的组织分类及性能特点 口四、各类灰口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口五、铸铁的热处理及合金铸铁
铸 铁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二、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 三、灰铸铁的组织分类及性能特点 四、各类灰口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五、铸铁的热处理及合金铸铁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口石墨的晶体结构 口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口根据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的分类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石墨的晶体结构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根据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的分类
石墨的晶体结构 口石墨为稳定相,具有特殊的简单六方晶格,其底面原子呈六方 网格排列,原子间距小(1.42×10-10m),结合力很强;而 底面之间的间距较大(3.04×10-10m),结合力较弱。所以 石墨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都很差。 下页
石墨的晶体结构 石墨为稳定相,具有特殊的简单六方晶格,其底面原子呈六方 网格排列,原子间距小(1.42×10-10m),结合力很强;而 底面之间的间距较大(3.04×10-10m),结合力较弱。所以 石墨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都很差。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