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2)xt(泡点)关系式 纯组分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可用安托因方程表 示,即 B log p= a t+c 故与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已知求用上式很方便, 但是已知求泡点要用试差法(迭代法)求
9.2.1 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2)x~t(泡点)关系式 纯组分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可用安托因方程表 示,即 故与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已知求用上式很方便, 但是已知求泡点要用试差法(迭代法)求。 t c B p A o + log = −
9.2.1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3)yt(露点)关系式 指定用上述方法求出后用道尔顿分压定律求,即 PA x y
9.2.1 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3)y~t(露点)关系式 指定用上述方法求出后用道尔顿分压定律求,即 p p x y o A A =
9.2.1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4)yt(或y)关系式 将用上述方法求出的的数据画在同一张图上,就得 到下图。 A 总压恒定 F B C 1.0 组成r(y)- 图9-3双组分溶液的温度-组成图
9.2.1 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4)y~t(或y)关系式 将用上述方法求出的的数据画在同一张图上,就得 到下图
92.1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4)tx(或y)关系式 ①两端点A与B.端点A代表纯易挥发A组分(x=1),端点B 代表纯难挥发B组分(x=0)。tA沸点<tB沸点。 ②两线:tx线为泡点线,泡点与组成有关;ty线为 露点线,露点与组成关
9.2.1 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4)t~x(或y)关系式 ①两端点A与B.端点A代表纯易挥发A组分(x=1),端点B 代表纯难挥发B组分(x=0 )。 。 ②两线:t~x线为泡点线,泡点与组成有关;t~y线为 露点线,露点与组成y有关。 t A,沸点 t B,沸点
9.2.1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y或y)关系式 ③3区:x线以下为过冷液体区;ty线以上为过热蒸汽区;在 tx与y线之间的区域为气液共存区,在此区域内气液组成y与x 是成平衡关系,气液两相的量符合杠杆定律。只有设法使体系 落在汽液共存区这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例如将组成为的 过冷溶液加热至C点,产生第1滴气泡,故C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泡点,气泡组成为,维持加热升温至G点,溶液部分汽化,气 相组成为y(F点),液相组成为x(E点),珍,,故原料液得 到部分分离,x与y成平衡关系,G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气液相的斗 衡浓度;反之将组成为y的过热混合气体冷却至D点,第1滴冷凝 液出现,D点所对应的温度为露点,继续冷却至G点气相部分冷 凝,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xy咋,yy,故部分冷凝亦可 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要实现高纯度分离必须采用多次部分汽 化和多次部分冷凝,这个过程在工业生产上是如何实现的呢?
9.2.1 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4)y~t(或y)关系式 ③ 3区:t~x线以下为过冷液体区;t~y线以上为过热蒸汽区;在 t~x与t~y线之间的区域为气液共存区,在此区域内气液组成y与x 是成平衡关系,气液两相的量符合杠杆定律。只有设法使体系 落在汽液共存区这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例如将组成为的 过冷溶液加热至C点,产生第1滴气泡,故C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泡点,气泡组成为y1,维持加热升温至G点,溶液部分汽化,气 相组成为y(F点),液相组成为x(E点),y>xF,x<xF,故原料液得 到部分分离,x与y成平衡关系,G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气液相的平 衡浓度;反之将组成为yF的过热混合气体冷却至D点,第1滴冷凝 液出现,D点所对应的温度为露点,继续冷却至G点气相部分冷 凝,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x<yF,y>yF,故部分冷凝亦可 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要实现高纯度分离必须采用多次部分汽 化和多次部分冷凝,这个过程在工业生产上是如何实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