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第六章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恋基恋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发 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 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汘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 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发 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 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 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6.1 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定性分析:每种原子只能激发到它特定 的激发态,所以每种原子所能吸收的光量子 的能量是特定的,即被吸收的光谱的波长特 定。基于物质特定吸收的光谱的波长来进行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 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來进行定量分析
6.1 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定性分析:每种原子只能激发到它特定 的激发态,所以每种原子所能吸收的光量子 的能量是特定的,即被吸收的光谱的波长特 定。基于物质特定吸收的光谱的波长来进行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 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6.2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与 谱线变宽 原子吸收是由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而得 到的,对于一条原子吸收线,由于谱线有一定 的宽度,所以可以看成是由极为精细的许多频 率相差甚小的光波组成的,有谱线轮廓。 发射线 1/2K0 吸收线 △v为谱线半宽度,10-3-10 v0为中心频率
6.2 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与 谱线变宽 原子吸收是由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而得 到的,对于一条原子吸收线,由于谱线有一定 的宽度,所以可以看成是由极为精细的许多频 率相差甚小的光波组成的,有谱线轮廓。 K0 1/2K0 发射线 吸收线 0 Δ Δ为谱线半宽度,10-3-10- 2nm 0为中心频率
6.2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与 谱线变宽 谱线变宽的原因 A.自然变宽,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 平均寿命越长,谱线宽度越窄。不同谱线有 不同的自然宽度,多数情况下约为10-5m数量 级。 B.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由于原子在空 间做无规则热运动所致。由于热运动导致多普 勒效应,使观测者接受到很多频率稍有不同的 光,于是产生谱线变宽。一般可达103m,是 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6.2 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与 谱线变宽 谱线变宽的原因: A.自然变宽,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 平均寿命越长,谱线宽度越窄。不同谱线有 不同的自然宽度,多数情况下约为10-5nm数量 级。 B.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由于原子在空 间做无规则热运动所致。由于热运动导致多普 勒效应,使观测者接受到很多频率稍有不同的 光,于是产生谱线变宽。一般可达10-3nm,是 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