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20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辽宁省实验中学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案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冷眼看“热闹”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 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 油"、“俯卧撑”乃至“被ⅹx″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 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 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 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 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 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 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 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 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 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 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 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_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案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冷眼看“热闹”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 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 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 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 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 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 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 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 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 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 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 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 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 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 哈 师 大 附 中 东 北 师 大 附 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1 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 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 “被就业”、“被代表 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 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 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 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 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 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 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 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 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 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 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 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杈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 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 在人们的记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 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干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主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 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 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
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 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 “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 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 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 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 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 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 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 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 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 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 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 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 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 在人们的记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4—7 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 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 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 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
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輒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 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土,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土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 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 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泂聚众相攻杀,官 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 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土,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 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 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 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 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 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土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 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日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 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 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 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 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 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 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 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 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 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 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 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3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育,一天能记下几千字。 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 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 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 史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5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j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吾师道也,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 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育,一天能记下几千字。 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 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 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 史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5 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 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吾师道也, ?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的第一只鹅 「俄国巴别尔 六师师长萨维茨基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身躯魁伟健美得令我惊叹,他两条修长 的腿包在紧箍至膝弯的锃亮的高筒靴内。 我将暂调我来师部的调令递呈给他。 执行命令!师长说。“执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儿都行,除了前沿。你有文化 吗?有,我回答说,很羡慕他青舂的刚强和活力,“是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 原来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来,大声说,“还架着副眼镜。好一个臭知识分子!...他 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我们这儿专整戴眼镜的。怎么,你要跟我们住上 阵子?” 住上一阵子,”我回答后,便跟着设营员去村里找个下处住下 设营员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环形村道,黄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奄奄 息的太阳正在吐出粉红色的气息 我们走近一幢绘有花环的农舍,设营员站停下来,突然面带歉意地微笑着说 我们这儿专拿戴眼镜的开涮,劝阻不了。功劳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气得肺都炸裂。您 呀,给娘们点颜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们,那就能取得战士们的好感.….” 他掮着我的箱子倒着脚,走刭我紧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横,跑进了第一个院场。哥 萨克们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战土们,設设营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据萨维茨基同志的 命令,你们必须接纳这个人住在这儿,不得对他动粗,因为这人刻苦读书,很有学问
(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的第一只鹅 [俄国]巴别尔① 六师师长萨维茨基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身躯魁伟健美得令我惊叹,他两条修长 的腿包在紧箍至膝弯的锃亮的高筒靴内。 我将暂调我来师部的调令递呈给他。 “执行命令!”师长说。“执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儿都行,除了前沿。你有文化 吗?”“有,”我回答说,很羡慕他青春的刚强和活力,“是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 “原来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来,大声说,“还架着副眼镜。好一个臭知识分子!……他 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我们这儿专整戴眼镜的。怎么,你要跟我们住上 一阵子?” “住上一阵子,”我回答后,便跟着设营员去村里找个下处住下。 设营员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环形村道,黄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奄奄 一息的太阳正在吐出粉红色的气息。 我们走近一幢绘有花环的农舍,设营员站停下来,突然面带歉意地微笑着说: “我们这儿专拿戴眼镜的开涮,劝阻不了。功劳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气得肺都炸裂。您 呀,给娘们点颜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们,那就能取得战士们的好感……” 他掮着我的箱子倒着脚,走到我紧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横,跑进了第一个院场。哥 萨克们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战士们,”设营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据萨维茨基同志的 命令,你们必须接纳这个人住在这儿,不得对他动粗,因为这人刻苦读书,很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