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3,AI(OH)3或含水氧化 物如Si02.xH20、W03.xH20等。 a. NaOH法 b.NH法(NH十存在) C. 有机碱法 如:六次(亚)甲基四胺 pH=5-6 d. Zn0悬浮液法 pH=6 Zn0+H20≠Zn(OH)2 ≠Zn2++20H [Zn2][OH ]=Ksp [OH ] ChemPaster
(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3、 Al(OH)3或含水氧化 物如SiO2.xH2O、WO3 .xH2O等。 a. NaOH法 ⚫ b. NH3法(NH4 +存在) ⚫ c. 有机碱法 如:六次(亚)甲基四胺 pH=5-6 ⚫ d. ZnO悬浮液法 pH=6 ZnO + H2 O Zn(OH)2 2+ - Zn + 2OH 2+ - - [Zn ][OH ]=Ksp [OH ]= Ksp 2+ ChemPaster [Zn ]
(2)、 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能形成硫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约有40种,由于它们的溶 解度相差悬殊,可通过控制溶液中的[$2-]的办法使硫化物 沉淀分离。它的沉淀剂主要是硫化氢,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 H2S→HS=S2 溶液中[$2-]与溶液酸度有关,因此可以控制酸度来控制 [$2]。但硫化物是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改用硫代 乙醇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HS或S2一来进行均相 沉淀,沉淀的性能和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2)、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能形成硫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约有40种,由于它们的溶 解度相差悬殊,可通过控制溶液中的[S2-]的办法使硫化物 沉淀分离。它的沉淀剂主要是硫化氢,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 溶液中[S2-]与溶液酸度有关,因此可以控制酸度来控制 [S2-]。但硫化物是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改用硫代 乙醇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H2S或S 2-来进行均相 沉淀,沉淀的性能和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 2− H2 S HS S
2、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在重量分析中由于共沉淀现象的产生,造成沉淀不纯,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共沉淀现象对于重量分析是一种不 利因素。但在分离方法中,反而能利用共沉淀的产生将微量组 分富集起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例如测定水中的痕量铅时,由于b+浓度太低、无法直接 测定,加入沉淀剂也沉淀不出来。如果加入适量的Ca+之后 再加入沉淀剂Na,C03,生成CaC0沉淀,则痕量的Pb2+也同时共 沉淀下来。这里所产生的CaC0称为载体或共沉淀剂
2、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在重量分析中由于共沉淀现象的产生,造成沉淀不纯,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共沉淀现象对于重量分析是一种不 利因素。但在分离方法中,反而能利用共沉淀的产生将微量组 分富集起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例如测定水中的痕量铅时,由于Pb2+浓度太低、无法直接 测定,加入沉淀剂也沉淀不出来。如果加入适量的Ca2+之后, 再加入沉淀剂Na2 CO3,生成CaCO3沉淀,则痕量的Pb2+也同时共 沉淀下来。这里所产生的CaCO3称为载体或共沉淀剂
(1)》 无机共沉淀剂 a.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例如:CuS可将0.02ug的Hg2+从1L溶液中 沉淀出。 b.利用生成混晶 常见的混晶有:BaSO4-PbSO
⚫ (1) 无机共沉淀剂 ⚫ a. 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 例如:CuS可将0.02ug的Hg2+从1L溶液中 沉淀出。 ⚫ b. 利用生成混晶 ⚫ 常见的混晶有:BaSO4 -PbSO4
(2)、有机沉淀剂 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得到的沉淀 较纯净。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有机共沉淀剂而留下 待测定的元素。由于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这些优越性, 因而它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作用,大致可分 为三种类型。 a.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 动物胶
⚫(2)、有机沉淀剂 ⚫ 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得到的沉淀 较纯净。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有机共沉淀剂而留下 待测定的元素。由于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这些优越性, 因而它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作用,大致可分 为三种类型。 a.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 动物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