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演说家 契诃夫 ①一天早上,基里尔·伊凡诺维奇下葬。 ②他死于俄国广为流行的两种疾病:老婆太凶和酒精中毒。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 墓地的时候,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诚如 许多读者知道的那样,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 纪念会上发表即兴演说。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半睡不醒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 也行。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他总是讲得娓娓动听,长 而又长,所以有的时候,特别是在商人家的喜庆宴席上,为了让他闭嘴,不得不求助于警 ③“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开始说,“你快穿上衣 服,跟我走。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 ④“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⑤“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 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遁,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 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⑥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到了 街上。 ⑦“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 ⑧“得了,格利沙,骂死人可不妥啊。” ⑨“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⑩两位朋友赶上了送殡的行列,就跟在后面。灵框抬得很慢,所以在到达墓地之前, 他们居然来得及三次拐进小酒馆,为超度亡灵喝上一小杯 11在墓地上做了安魂祈祷。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墙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 当棺木放进墓穴时,他的妾子甚至叫道:“把我也放在他身边吧!”不过她没有随丈夫跳 下去,多半是想起了抚恤金。等大家安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 滔滔不绝起来。 12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他的演说差强人意,也博得几滴眼 泪,但是其中许多话令人生疑。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 西佩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 的合法要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 刮过脸,故而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冷冷的。听众都莫名其妙, 面相觑,耸着肩膀。 13不久,听众开始发现,就连演说家本人也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他定睛瞧着 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已也耸起肩膀来了。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 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双鸭山市 2019-2020 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演说家 契诃夫 ① 一天早上,基里尔·伊凡诺维奇下葬。 ② 他死于俄国广为流行的两种疾病:老婆太凶和酒精中毒。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 墓地的时候,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诚如 许多读者知道的那样,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 纪念会上发表即兴演说。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半睡不醒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 也行。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他总是讲得娓娓动听,长 而又长,所以有的时候,特别是在商人家的喜庆宴席上,为了让他闭嘴,不得不求助于警 察。 ③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开始说,“你快穿上衣 服,跟我走。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 ④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⑤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 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 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⑥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到了 街上。 ⑦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 ⑧ “得了,格利沙,骂死人可不妥啊。” ⑨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⑩ 两位朋友赶上了送殡的行列,就跟在后面。灵柩抬得很慢,所以在到达墓地之前, 他们居然来得及三次拐进小酒馆,为超度亡灵喝上一小杯。 11 在墓地上做了安魂祈祷。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姨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 当棺木放进墓穴时,他的妻子甚至叫道:“把我也放在他身边吧!”不过她没有随丈夫跳 下去,多半是想起了抚恤金。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 滔滔不绝起来。 12 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他的演说差强人意,也博得几滴眼 泪,但是其中许多话令人生疑。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 西佩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 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 刮过脸,故而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的。听众都莫名其妙,面 面相觑,耸着肩膀。 13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就连演说家本人也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他定睛瞧着一 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己也耸起肩膀来了。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 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14“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分地瞧着那边说。 15“谁活着?” 16“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17“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18“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19“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这没错,是我们的前任 秘书,但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20“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21“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22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 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一个脸剖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 皱着眉头。 23“不好呀,年轻人!”回去的路上,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 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啷,您都说了些什么话? 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简直是侮辱人格,先生!” (有剩节) 1.小说中的“扎波伊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结尾部分画线句说“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6分) 3.小说要讲虚构,而对于本篇小说,有人认为它构思奇特,立意深刻,也有人认为它故事 荒诞,主旨多面,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
14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分地瞧着那边说。 15 “谁活着?” 16 “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17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18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19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这没错,是我们的前任 秘书,但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20 “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21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22 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 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一个脸刮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 皱着眉头。 23 “不好呀,年轻人!”回去的路上,普罗科菲·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 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说了些什么话? 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简直是侮辱人格,先生!” (有删节) 1.小说中的“扎波伊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 2.结尾部分画线句说“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普罗科菲·奥西佩奇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6 分) 3.小说要讲虚构,而对于本篇小说,有人认为它构思奇特,立意深刻,也有人认为它故事 荒诞,主旨多面,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5 分) 二、文言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6 分)
于仲文,字次或。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闵不倦。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 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葶而已。”太祖甚嗟叹之。 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咯通大义。及长,倜傥有大志,当时号为名公子。起 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 其不同己,逢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迥又遣宇文冑、宇文成复攻仲文。贼势 逾盛,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妾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渍國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 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檀让拥众敷万,仲文以赢师挑战 让悉众表拒他文傲北让手颇骄无是糖乐点暴击之大败让军失获再千余人教首七百纸 檀让以余众屯城或,仲文诈移书州县日:“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方槌牛飨士。仲文知其息,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或。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 于沛县,其妾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 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 进。善冷望见仲文军,以为檀让,乃出迎過。仲文执之,递取金乡。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书曰:“当群 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叔翼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 罪戾。伏愿下降云雨之施,录涌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上览 表,俱释之。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B.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C.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D.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仲文少年聪慧,深得太祖赏识。他从小沉迷读书,认为读书能帶助父亲、侍奉君王 行忠尽孝,周太祖非常赞叹。 B.于仲文坚守大义,不与叛军为伍。他拒绝了尉迟迥的引诱,多次受到攻击,在敌人强大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 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 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略通大义。及长,倜傥有大志,当时号为名公子。起. 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 其不同己,遣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迥又遣宇文胄、宇文成复攻仲文。贼势 逾盛,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 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檀让拥众数万,仲文以赢师挑战。 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檀让以余众屯城武,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方槌牛飨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 于沛县,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 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 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书曰:“当群 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叔翼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 罪戾。伏愿下降云雨之施,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上览 表,俱释之。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B.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C.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D.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 /斩首七百级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于仲文少年聪慧,深得太祖赏识。他从小沉迷读书,认为读书能帮助父亲、侍奉君王, 行忠尽孝,周太祖非常赞叹。 B.于仲文坚守大义,不与叛军为伍。他拒绝了尉迟迥的引诱,多次受到攻击,在敌人强大
的攻势下死战得以脱身,到达京师。 C.于仲文精于谋略,多次获得胜利。他趁檀让懈怠,攻取武城;夺取金乡,斩杀徐善净; 俘获檀让,平定黄河以南。 D.于仲文勇于自辩,获得皇帝宽宥。他主动向皇帝上书,力陈自己的叔父于翼在动乱的时 局中立下了功劳,最终和叔父一起被释放。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5分) (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5分) (二)古文实词习题(9分) 7、联系“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这一句中“察察”的含义,推出“汶汶”的解 释应该是哪一项()(3分) A、玷辱污辱B、糊涂C、水大的样子D、清爽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曾”和“曾几何时”中的“曾”意思 相同,都可以翻译成“曾经”。 B、“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与文天样的“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中的“爱”意思相 同 C、“贪与吝,此二者,交友之殆物也”与“受命不殆”中的“殆”的意思相同。 D、“既来之,则安之”中的“安”字与“贵远鄙近”中的“鄙”字词类活用的形式相同, 都是使动用法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苍山被雪 被:道受 B、本末倒置本:自己的 C、兵出无名 兵:兵器 D、习焉不察 察:觉察 三、诗歌鉴赏(9分) 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过郑山人所居 刘长卿 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或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靕中舍①归或陵 王安石
的攻势下死战得以脱身,到达京师。 C.于仲文精于谋略,多次获得胜利。他趁檀让懈怠,攻取武城;夺取金乡,斩杀徐善净; 俘获檀让,平定黄河以南。 D.于仲文勇于自辩,获得皇帝宽宥。他主动向皇帝上书,力陈自己的叔父于翼在动乱的时 局中立下了功劳,最终和叔父一起被释放。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5 分) (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5 分) (二)古文实词习题(9 分) 7、联系“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这一句中“察察”的含义,推出“汶汶”的解 释应该是哪一项( )(3 分) A、玷辱 污辱 B、糊涂 C、水大的样子 D、清爽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曾”和“曾几何时”中的“曾”意思 相同,都可以翻译成“曾经”。 B、“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与文天祥的“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中的“爱”意思相 同。 C、“贪与吝,此二者,交友之殆物也”与“受命不殆”中的“殆”的意思相同。 D、“既来之,则安之”中的“安”字与“贵远鄙近”中的“鄙”字词类活用的形式相同, 都是使动用法。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3 分) A、苍山被.雪 被:遭受 B、本.末倒置 本:自己的 C、兵.出无名 兵:兵器 D、习焉不察. 察:觉察 三、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过郑山人所居 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王安石
知君欲上或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 舍身份致仕。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诗中“春山”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陈山人所居环境的幽 静安谧。 B.刘诗“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之地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 世的生活。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抒发情感,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 让人回味无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匆匆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 有迫求。 11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运用了“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 不同。 (6分) 12.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描写阿 房宫宫人的美丽,他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的语句是 (4)《阿房宫赋》中 ”两句描写宫殿、 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是 四、语言文字应用(31分,选择题每题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 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的情怀。 B.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座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 村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 舍身份致仕。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诗中“春山”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陈山人所居环境的幽 静安谧。 B.刘诗“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之地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 世的生活。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抒发情感,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 让人回味无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匆匆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 有追求。 11.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运用了“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 不同。 (6 分) 12.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 房宫宫人的美丽,他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 2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 渭 水 、 樊 川 水 流 平 缓 的 两 句 是 “ , ”。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的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 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 5 ) 杜 牧 的 《 阿 房 宫 赋 》 中 描 写 宫 女 头 发 浓 密 而 乌 黑 的 句 子 是 “ , ”。 四、语言文字应用(31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 ....,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 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的情怀。 B. 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 ....,一步步走到这个座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