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实验室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石灰石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2.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 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3.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变化 D.打开盛浓硫酸的瓶盖,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 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6.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9 B.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8.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 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第十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实验室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2.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 植 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 pH 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3.食醋里通常含有 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 pH 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 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变化 D.打开盛浓硫酸的瓶盖,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 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6.在 Ca(OH)2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 pH 没有改变的是 (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 pH 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 pH 为 9 B.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8.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 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稀盐酸 NaOH 溶液 稀盐酸 NaOH 溶液 NaOH Na.CO 软塑 溶液 溶液 溶液 CO料瓶 B D 9.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 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放入两个烧杯 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 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M 时间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的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的反应 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0.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二、填空题(共30分) 11.(8分)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 质,并将化学式填在后面的空格中。 (1)可乐饮料中含有的酸: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4)人的胃里帮助消化的酸 12.(12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甲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 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CuSO 溶液 A B 实验1
9.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 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 Ba(OH)2 溶液平均分成两份放入两个烧杯 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 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的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的反应 D.甲曲线上的 M 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0.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 X 反应制取 H2,则 X 是 Cu C.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 Y 发生中和反应,则 Y 一定是 NaOH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1.(8 分)选择 H、C、Cl、O、Ca 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 质,并将化学式填在后面的空格中。 (1)可乐饮料中含有的酸: 。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 (4)人的胃里帮助消化的酸: 。 12.(12 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甲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 入试管 A、B 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 1
CO 实验2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3 (I)实验1中,若B中是NaOH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后观 察到的现象是 和上层为无色清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2中,甲同学向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A中有白色 沉淀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3)实验3中,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无色。如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则每种图 形代表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13.(10分)2022贵州贵阳一模)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 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 质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B ① BaC④稀硫履 ③ c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B物质是 (2)C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 它溶于水时会出现 (填“放热”或 “吸热”)现象。 (3)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 (填序号)。 (4)写出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在氯化钠固体上并小心地 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 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接着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 氯化氢HC)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
实验 2 实验 3 (1)实验 1 中,若 B 中是 NaOH 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后观 察到的现象是 和上层为无色清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实验 2 中,甲同学向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 A 中有白色 沉淀生成,B 中无明显现象,则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实验 3 中,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无色。如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则每种图 形代表的离子为: 、 、 。(填离子符号) 13.(10 分)(2022·贵州贵阳一模)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 是铁锈 的主要成分,C 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 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A 物质的化学式是 ,B 物质是 。 (2)C 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 ,它溶于水时会出现 (填“放热”或 “吸热”)现象。 (3)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 (填序号)。 (4)写出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 20 分) 1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在氯化钠固体上并小心地 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 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接着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 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 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 化 氢 ①喷水 ②直接放入氯 ③喷水后放入 化氢气体中 氯化氢气体中 图1 CHCD CHCD HC① @c @ ⑧国 图2 白色烟环 单 0 蘸有浓氨蘸有浓盐 水的棉花酸的棉花 图3 【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小花不变色,③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③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 绿色,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 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 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1)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共20分)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 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 1 所示的三个实验。 图 1 图 2 图 3 【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小花不变色,③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 2 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 (2)小明向实验③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 绿色,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 棉花,做了如图 3 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 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1)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共 20 分)
15.(2022贵州毕节一模)常温下,在200g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19.6%的稀硫酸。已知:发生的反应是Ba(OH)2+H2SO一BaSO4+2H20和 2NaOH+H2SO一Na2SO4+2H2O:滴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当滴加稀疏酸的质量为300g时,溶液的pH=7。请计算: 46.6 0 100 滴加稀硫酸的质量g (1)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一g。 (2)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 (3)当pH=7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A2.D 3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正确:加水稀释酸,溶液的酸性 减弱,pH会变大,B错误;醋酸显酸性,酸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C正确;酸能与较 活泼的金属反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D正确。 4.A5D 6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溶液的pH会减小,A错误;氧化钙溶于水生成 氢氧化钙,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pH不会改变,B正确: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的pH会减小,C错误:HCI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溶液的 pH会减小,D错误。 7.A 8.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反应现象,因此需通 过观察酚酞等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A正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错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C错误: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使瓶中的压强减小,可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D错误。 9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电导率 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 此可知,甲曲线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曲线为加入硫酸钠溶液的曲线,C错误;乙 曲线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A错误;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 硫酸根离子数目都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目不变,B错误;甲曲线上的M点 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正确。 10.C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红色,A说法错误;若能与X反应制 取H2,则X不可能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
15.(2022·贵州毕节一模)常温下,在 200 g 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 19.6%的稀硫酸。已知:发生的反应是 Ba(OH)2+H2SO4 BaSO4↓+2H2O 和 2NaOH+H2SO4 Na2SO4+2H2O;滴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当滴加稀硫酸的质量为 300 g 时,溶液的 pH=7。请计算: (1)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 g。 (3)当 pH=7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 1.A 2.D 3.B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 正确;加水稀释酸,溶液的酸性 减弱,pH 会变大,B 错误;醋酸显酸性,酸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H+ ,C 正确;酸能与较 活泼的金属反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D 正确。 4.A 5.D 6.B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溶液的 pH 会减小,A 错误;氧化钙溶于水生成 氢氧化钙,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 pH 不会改变,B 正确;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的 pH 会减小,C 错误;HCl 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溶液的 pH 会减小,D 错误。 7.A 8.A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反应现象,因此需通 过观察酚酞等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A 正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 错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C 错误;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使瓶中的压强减小,可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D 错误。 9.D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电导率 为 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 此可知,甲曲线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曲线为加入硫酸钠溶液的曲线,C 错误;乙 曲线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A 错误;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 硫酸根离子数目都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目不变,B 错误;甲曲线上的 M 点 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正确。 10.C 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红色,A 说法错误;若能与 X 反应制 取 H2,则 X 不可能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