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 菌属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发生传染病的 总称
沙门氏菌病 • 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 菌属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发生传染病的 总称
病原学 ●形态特性: 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荚膜,有鞭毛, 能运动(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除外) 分类: 肠道沙门氏菌种 邦戈尔沙门氏菌种
病 原 学 • 形态特性: ▪ 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荚膜,有鞭毛, 能运动(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除外) • 分类: ▪ 肠道沙门氏菌种 ▪ 邦戈尔沙门氏菌种
血清型: 2500多个血清型, 常见危害人畜的非宿主适应血清型只有20多 种,加上宿主适应血清型,约30余种。 主要有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 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 门氏菌等 致病力: 耐热毒素.75℃1小时仍有毒力,可使人发 生食物中毒
• 血清型: ▪ 2500多个血清型, ▪ 常见危害人畜的非宿主适应血清型只有20多 种,加上宿主适应血清型,约30余种。 ▪ 主要有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 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 门氏菌等 • 致病力: ▪ 耐热毒素. 75℃1小时仍有毒力,可使人发 生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动物均感染,幼畜最易感,特别 是1~4月龄的仔猪,1月龄前后的犊牛,断 乳前后的羊,6月龄内的幼驹 传播途径: 主要消化道、呼吸道、伤口等 子宫内感染(垂直传播) 内源性感染(带菌现象普遍)
流行病学 • 易感动物: ▪ 各种年龄的动物均感染,幼畜最易感,特别 是1~4月龄的仔猪,1月龄前后的犊牛,断 乳前后的羊,6月龄内的幼驹 • 传播途径: ▪ 主要消化道、呼吸道、伤口等 ▪ 子宫内感染(垂直传播) ▪ 内源性感染(带菌现象普遍)
猪沙门氏菌病 猪沙门氏菌病是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仔 猪的一种传染病,亦称为仔猪副伤寒, 其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 大肠的坏死性炎症,有时发生卡他性或 干酪性肺炎。多发于幼龄仔猪(1-2月龄 小猪),成年猪少见
猪沙门氏菌病 • 猪沙门氏菌病是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仔 猪的一种传染病,亦称为仔猪副伤寒, 其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 大肠的坏死性炎症,有时发生卡他性或 干酪性肺炎。多发于幼龄仔猪(1-2月龄 小猪),成年猪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