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三录 1、绪论Y。1) 2 组织 4 、固有结缔组织Y。](6 4、软骨、骨及骨发生Y。](8) 5、血液和血发生Y。](10) 6、肌肉组织JY。112) 7、神经组织Y。114 8、神经系统即y 9、循环系统UY。](19)[WM 10、免疫系统[UY。](21) 11、皮肤Y。J24) 12、内分泌系统Y。](25) 、消化系统DY。27 14、呼吸系统Y。](33) 15、泌尿系统Y。](35) 16、男性生殖系统Y。J(37刀) 17、女性生殖系统Y。J(39) 18、感觉器官Y, (42 19、胚胎学总论Y。](44) 20、胚胎学各论Y。](48)HLM 绪一■论 一、日的与要求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的形态学科之 一。实验课通过观看电视录像教学片、光镜下 观察组织切片、多媒体示教以及电镜图片、胚胎标本、模型的观察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同 学们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对基本理论的掌握、记忆,并逐步提高同学观察 标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病理学及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为此,要求同学做到: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损坏显微镜等公共财产要按学校规定赔偿 2、每次实习前,复习大课理论,预习实习内容。 3、实习时带好教科书、实习指导、实验报告纸、红、蓝铅笔和黑铅笔以及小直尺等。 4、实习时按《实习指导》的要求实习,有问题举手问老师,不得高声喧哗。 5、认直完成作业,不得抄录图谱或他人的作业。妥善保存实习报告。 6、值日同学在实习结束后,做好清洁,关好水、电、门、窗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1、显微镜的构造(见《细胞生物学实习指导》)。 2、使用方法: )、取放显微镜时,须一手据镜壁,另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轻置于实验桌上。首先熟 悉该显微镜的结构:电源开关、光强度控制开关、目镜、物镜 一般有10×,40×,100× 等三个、标本推动器的旋组以及粗、细调焦轮等。 2)、对光: 带电源的双目显微镜: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桌边的插座。打开镜座右前方的电源开关, 将镜座右侧的光强度控制开关开大(收显微镜时,先将光强度控制开关关到最小,再关电源
目〓〓录 1、绪论[JY。](1) 2、上皮组织[JY。](4) 3、固有结缔组织[JY。](6) 4、软骨、骨及骨发生[JY。](8) 5、血液和血发生[JY。](10) 6、肌肉组织[JY。](12) 7、神经组织[JY。](14) 8、神经系统[JY。](17) 9、循环系统[JY。](19) [WM] 10、免疫系统[JY。](21) 11、皮肤[JY。](24) 12、内分泌系统[JY。](25) 13、消化系统[JY。](27) 14、呼吸系统[JY。](33) 15、泌尿系统[JY。](35) 16、男性生殖系统[JY。](37) 17、女性生殖系统[JY。](39) 18、感觉器官[JY。](42) 19、胚胎学总论[JY。](44) 20、胚胎学各论[JY。](48)[HJ][LM]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的形态学科之一。实验课通过观看电视录像教学片、光镜下 观察组织切片、多媒体示教以及电镜图片、胚胎标本、模型的观察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同 学们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对基本理论的掌握、记忆,并逐步提高同学观察 标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病理学及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为此,要求同学做到: 1、遵守实验室规则。损坏显微镜等公共财产要按学校规定赔偿。 2、每次实习前,复习大课理论,预习实习内容。 3、实习时带好教科书、实习指导、实验报告纸、红、蓝铅笔和黑铅笔以及小直尺等。 4、实习时按《实习指导》的要求实习,有问题举手问老师,不得高声喧哗。 5、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抄录图谱或他人的作业。妥善保存实习报告。 6、值日同学在实习结束后,做好清洁,关好水、电、门、窗。 二、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1、显微镜的构造(见《细胞生物学实习指导》)。 2、使用方法: 1)、取放显微镜时,须一手握镜壁,另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轻置于实验桌上。首先熟 悉该显微镜的结构:电源开关、光强度控制开关、目镜、物镜(一般有 10×,40×,100× 等三个)、标本推动器的旋纽以及粗、细调焦轮等。 2)、对光: 带电源的双目显微镜: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桌边的插座。打开镜座右前方的电源开关, 将镜座右侧的光强度控制开关开大(收显微镜时,先将光强度控制开关关到最小,再关电源
开关,拔插头)。将低倍物镜转移至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转动粗调焦轮使物镜距载物 台约1厘米。双眼在目镜上观察,并轻调两个目镜筒间的距离,看到 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即 可。 3、低倍镜观察: 置切片于载物台上,将标笺端放于左侧,盖玻片面向上,用弹簧夹固定好切片。调节推片 器将标本的切片移至载物台通光孔中央。转动粗调焦轮使物镜距标本的0.5厘米处。眼晴 在目镜上观察,在调焦时,先用右眼观察,同时转动粗调焦轮至视野中物像清楚为止。再轻 轻转动左侧目镜 镜同 ,调节焦距至清楚为止。换高倍镜后不需再调节。视野中见到的为倒置 的图像,与标本的万位相反。 4)、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视野中先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构移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视野只能看到低倍 视野的中央部分)。转换高倍物镜(40×),调节细调焦轮至图像清晰为止。 5 、油镜的使用 使用油镜时,显微镜要平置,光线要强,故应升高聚光器,开大光强度,将视野尽可能 调节明亮。在高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结构移到视野中央,移开高倍镜,取香柏油一小滴,滴于 通光孔中央的切片上,转换为油镜(100×),使油镜头浸于油滴中。然后缓慢转动细调焦轮 至看清物像。若未观察到到物像,须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至扯清楚物像。 观察完毕,用擦镜纸轻拭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轻轻擦拭。标本上的 二甲苯擦镜纸试净, ,若为无盖片的血涂片,须取擦镜纸 片上,滴1一2滴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及维护:①要熟悉显微镜结构,对好光后不要搬动显微镜,否则 须重新对光。 ②高倍或油镜观察一定使用细调焦轮调焦。若高倍看不见,应检查切片是否盖玻片面向 上 ③若视野不明亮或半明半暗,应检查光栅是否打开、聚光器是否升高、物镜是否正对光 轴等 ④若物像不清楚,要注意镜头及切片是否擦净。镜头可用擦镜纸拭,不能用其它物品或 手指擦抹。显微镜其它部分可用干净布擦拭。 ⑤不得擅自取出目镜或物镜。使用中若出现故障,应请老师指导解决,切莫自行拆卸修 理。 ⑥显微镜用毕,须将物镜转离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镜筒降至最低。送回显微镜箱内, 并关好箱门。 ⑦所用显微镜号须登记到登记本上,以后固定使用这台显微镜, 三、H·E染色石蜡切片制作基本过程(示教) 1、取材与固定 从人或动物新鲜尸体上取下组织块(一般厚度不超过0.5厘米)投入预先配好的国定液 中(10%福尔马林,Boui氏周定液等)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周,以防止细胞死后的 自溶或细菌的分解,从而保持细胞本米的形态结构。 2、脱水诱明: 一般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酒精作水剂,逐渐脱去组织块中的水份,再将组织块置于既 溶于酒精,又溶于石蜡的透明剂二甲苯中透明,以二甲苯替换出组织块的中酒精,才能浸城 包埋。 3、浸蜡包埋: 将已透明的组织块置于已溶化的石蜡中,放入溶蜡箱保温。待石蜡完全浸入组织块后进
开关,拔插头)。将低倍物镜转移至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转动粗调焦轮使物镜距载物 台约 1 厘米。双眼在目镜上观察,并轻调两个目镜筒间的距离,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即 可。 3)、低倍镜观察: 置切片于载物台上,将标笺端放于左侧,盖玻片面向上,用弹簧夹固定好切片。调节推片 器将标本的切片移至载物台通光孔中央。转动粗调焦轮使物镜距标本的 0.5 厘米处。眼睛 在目镜上观察,在调焦时,先用右眼观察,同时转动粗调焦轮至视野中物像清楚为止。再轻 轻转动左侧目镜镜筒,调节焦距至清楚为止。换高倍镜后不需再调节。视野中见到的为倒置 的图像,与标本的方位相反。 4)、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视野中先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构移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视野只能看到低倍 视野的中央部分)。转换高倍物镜(40×),调节细调焦轮至图像清晰为止。 5)、油镜的使用: 使用油镜时,显微镜要平置,光线要强,故应升高聚光器,开大光强度,将视野尽可能 调节明亮。在高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结构移到视野中央,移开高倍镜,取香柏油一小滴,滴于 通光孔中央的切片上,转换为油镜(100×),使油镜头浸于油滴中。然后缓慢转动细调焦轮 至看清物像。若未观察到物像,须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至扯清楚物像。 观察完毕,用擦镜纸轻拭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轻轻擦拭。标本上的 油也用二甲苯擦镜纸试净。若为无盖片的血涂片,须取擦镜纸平铺于涂片上,滴 1—2 滴二 甲苯,轻轻拖擦镜纸几次即可,以免将血膜擦掉。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及维护:①要熟悉显微镜结构,对好光后不要搬动显微镜,否则 须重新对光。 ②高倍或油镜观察一定使用细调焦轮调焦。若高倍看不见,应检查切片是否盖玻片面向 上; ③若视野不明亮或半明半暗,应检查光栅是否打开、聚光器是否升高、物镜是否正对光 轴等; ④若物像不清楚,要注意镜头及切片是否擦净。镜头可用擦镜纸拭,不能用其它物品或 手指擦抹。显微镜其它部分可用干净布擦拭。 ⑤不得擅自取出目镜或物镜。使用中若出现故障,应请老师指导解决,切莫自行拆卸修 理。 ⑥显微镜用毕,须将物镜转离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镜筒降至最低。送回显微镜箱内, 并关好箱门。 ⑦所用显微镜号须登记到登记本上,以后固定使用这台显微镜。 三、H·E 染色石蜡切片制作基本过程(示教) 1、取材与固定: 从人或动物新鲜尸体上取下组织块(一般厚度不超过 0.5 厘米)投入预先配好的固定液 中(10%福尔马林,Bouin 氏固定液等)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以防止细胞死后的 自溶或细菌的分解,从而保持细胞本来的形态结构。 2、脱水透明: 一般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酒精作脱水剂,逐渐脱去组织块中的水份。再将组织块置于既 溶于酒精,又溶于石蜡的透明剂二甲苯中透明,以二甲苯替换出组织块的中酒精,才能浸蜡 包埋。 3、浸蜡包埋: 将已透明的组织块置于已溶化的石蜡中,放入溶蜡箱保温。待石蜡完全浸入组织块后进
行包埋:先制备好容器(如折叠一小纸盒),倒入已溶化的石蜡,迅速夹取已浸透石蜡的组织 块放入其中。冷却凝固成块即成。包埋好的组织块变硬,才能在切片机上切成很薄的切片。 4、切片与贴片: 将包埋好的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薄片,一般为5一8微米厚。切下的博片往往皱 折,要放到加热的水中烫平,再贴到载玻片上,放45℃恒温箱中烘干。 5、脱蜡垫色: 常用H·E染色,以增加组织细胞结构各部分的色彩差异,利于观察。苏木精 (Hematoxylin,HD克 种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内核糖体染成蓝紫色,被碱性染料染 色的结构具有嗜碱性。伊红(Eos,E)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细胞质染成红色或淡红色,被 酸性染料染色的结构具有嗜酸性。染色前,须用二甲苯脱去切片中的石蜡,再经由高浓度到 低浓度酒精,最后入蒸溜水,就可染色。H·E染色过程是: 馏水后的切片放入苏精水溶液中染色数分钟。 4数秒钟 ③流水冲洗1小时后入蒸瘤水片刻 ④入70%和90%酒精中脱水各10分钟。 ⑤入酒精伊红染色液染色2一3分钟。 脱水透明: 7、封固: 将己透明的切片滴上加拿大树胶,盖上盖玻片封固。待树胶略干后,贴上标笺,切片标 本就可使用。 四、切片标木的观察 观察切片时,应按实习指导的顺序进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先肉眼观察切片的外形及各 部分的特点:再用低倍镜全面观察切片,了解切片全貌及其中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毗 关系: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局部的微细结构。除血涂片外,一般不使用油镜。观察时要注意进 行比较,把已学的形态知识与切片联系起来,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形态特征。此外,还须注意 以下几点: 1、H·E染色切片中,细胞核染成蓝紫色,细胞质染成红色,要弄清一个细胞的基本 形态。细胞间质为伊红着色 2、人体的组织器官构造是立体的,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组织器官切片的平面图像。 一个立体结构可被切成不同的切面,而不同的切面的形态也不同。在观察切片时,须同时动 手、动眼、动脑,把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选择切片中结构完整、典型、能反 映该结构的形态特点之切面来观察,并通过各种切面的形态来理解该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立 在制片过程中,任何一步操作不当都可影响切片质量,在切片上留下人工假像。如 切中破碎、裂开、折叠,切片刀不锋利留下的挂痕,染料沉积以及固定脱水组织收缩而导致 的切片中组织结构间出现较大的裂隙等,要注意识别,并挂除其对正常形态观察的影响。 HH五、怎样绘组织学图H门 组织学实验报告是绘切片中的组织结构图。通过绘图可了解同学实习效果,提高同学的 绘图表达能力。 绘图方式很多,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供参考 1、准备好红、蓝铅笔和果色铅笔各1支,实习报告纸、橡皮、小尺等。 2、根据需要选用低倍或高倍观察,选择所绘结构或细胞的典型视野。 3、在报告纸上粗略安排出图面大小,在其右侧留出注字的部位
行包埋:先制备好容器(如折叠一小纸盒),倒入已溶化的石蜡,迅速夹取已浸透石蜡的组织 块放入其中。冷却凝固成块即成。包埋好的组织块变硬,才能在切片机上切成很薄的切片。 4、切片与贴片: 将包埋好的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薄片,一般为 5—8 微米厚。切下的薄片往往皱 折,要放到加热的水中烫平,再贴到载玻片上,放 45℃恒温箱中烘干。 5、脱蜡染色: 常用 H·E 染色,以增加组织细胞结构各部分的色彩差异,利于观察。苏木精 (Hematoxylin,H)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内核糖体染成蓝紫色,被碱性染料染 色的结构具有嗜碱性。伊红(Eosin,E)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细胞质染成红色或淡红色,被 酸性染料染色的结构具有嗜酸性。染色前,须用二甲苯脱去切片中的石蜡,再经由高浓度到 低浓度酒精,最后入蒸馏水,就可染色。H·E 染色过程是: ①将已入蒸馏水后的切片放入苏精水溶液中染色数分钟。 ②酸水及氨水中分色,各数秒钟。 ③流水冲洗 1 小时后入蒸馏水片刻。 ④入 70%和 90%酒精中脱水各 10 分钟。 ⑤入酒精伊红染色液染色 2—3 分钟。 6、脱水透明: 染色后的切片经纯酒精脱水,再经二甲苯使切片透明。 7、封固: 将已透明的切片滴上加拿大树胶,盖上盖玻片封固。待树胶略干后,贴上标笺,切片标 本就可使用。 四、切片标本的观察 观察切片时,应按实习指导的顺序进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先肉眼观察切片的外形及各 部分的特点;再用低倍镜全面观察切片,了解切片全貌及其中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毗邻 关系;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局部的微细结构。除血涂片外,一般不使用油镜。观察时要注意进 行比较,把已学的形态知识与切片联系起来,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形态特征。此外,还须注意 以下几点: 1、H·E 染色切片中,细胞核染成蓝紫色,细胞质染成红色,要弄清一个细胞的基本 形态。细胞间质为伊红着色。 2、人体的组织器官构造是立体的,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组织器官切片的平面图像。 一个立体结构可被切成不同的切面,而不同的切面的形态也不同。在观察切片时,须同时动 手、动眼、动脑,把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选择切片中结构完整、典型、能反 映该结构的形态特点之切面来观察,并通过各种切面的形态来理解该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立 体构筑。 3、在制片过程中,任何一步操作不当都可影响切片质量,在切片上留下人工假像。如 切中破碎、裂开、折叠,切片刀不锋利留下的挂痕,染料沉积以及固定脱水组织收缩而导致 的切片中组织结构间出现较大的裂隙等,要注意识别,并排除其对正常形态观察的影响。 [HTH] 五、怎样绘组织学图 [HT] 组织学实验报告是绘切片中的组织结构图。通过绘图可了解同学实习效果,提高同学的 绘图表达能力。绘图方式很多,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供参考。 1、准备好红、蓝铅笔和黑色铅笔各 1 支,实习报告纸、橡皮、小尺等。 2、根据需要选用低倍或高倍观察,选择所绘结构或细胞的典型视野。 3、在报告纸上粗略安排出图面大小,在其右侧留出注字的部位
4、用相应的彩色轻轻勾画出视野中该结构的轮廓及其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草图。注意 形态、位置、大小比例等 5、在草图基础上,用彩色笔着色。细胞核着紫蓝色,细胞质着红色,掌握好着色深浅, 要能较真实地反映该结构的形态特点。 6、绘好图后,用黑色铅笔画线向右侧引出图中各结构,注明基本名称。要求线条平直 字迹工整。在图下方注明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取材、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最后填写班级、姓名、日期。对报告中老师批阅后指出的错误应重新观察切片。并弄懂 JY门(汪维伟) HS4]HT3HJ☑上皮组织HT HTHI 一、目的要求HT 、掌握被覆上皮的共性和分类原则 掌握几种常见被覆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分布 3、掌握纤毛、微绒毛、各种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 4、了解H·E染色,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m 二、观察切片HT 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squamousepithelium 取材:阑尾 染色:H·E 肉眼观:见切片呈圆形,中央为狭窄且不规则的肠腔。 低倍镜观:先找到阑尾的最外表面,仔细观察可见单行排列,染色紫蓝色的上皮细胞核 (部分区域的细胞可能脱落。 高倍镜观:上皮很薄,分界不清,连续为红色线状。含核的部分略隆起,含一扁圆形染 成紫蓝色的细胞核。有的部位可见上皮细胞核卵圆,染色浅,这是上皮被斜切之故。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取材:甲状腺 周定:Bouin 边伍,日。E 低倍镜观:甲状腺实质由许多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的滤泡组成,滤胞腔内可见浅红 色的胶状物,滤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 高倍镜观:滤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略偏基部, 胞质染成红色。 3、单层柱状上皮() 取材 固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切片的一面凹凸不平呈紫色,即肠腔面。仔细观察可见其上有很细的毛状结构 此为小肠绒毛。 低倍镜观:见肠腔面的小肠绒毛被切成指状或环状断面,绒毛表面覆盖有单层柱状上皮, 捧蓝色的细胞核列于上皮基部。有的地方上皮细胞核可见多层,这是上皮细胞被斜切之故 高倍镜观:上皮包括两种细胞:(1)柱状细胞:高柱状。细胞核呈长椭圆形,位于细胞 基部,核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胞质浅红色。游离面可见一条染成深红色的窄带覆盖在上皮
4、用相应的彩色轻轻勾画出视野中该结构的轮廓及其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草图。注意 形态、位置、大小比例等。 5、在草图基础上,用彩色笔着色。细胞核着紫蓝色,细胞质着红色,掌握好着色深浅, 要能较真实地反映该结构的形态特点。 6、绘好图后,用黑色铅笔画线向右侧引出图中各结构,注明基本名称。要求线条平直, 字迹工整。在图下方注明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取材、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最后填写班级、姓名、日期。对报告中老师批阅后指出的错误应重新观察切片。并弄懂。 [JY] (汪维伟) [HS4][HT3H][JZ] 上 皮 组 织[HT] [HTH] 一、目的要求[HT] 1、掌握被覆上皮的共性和分类原则。 2、掌握几种常见被覆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分布。 3、掌握纤毛、微绒毛、各种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 4、了解 H·E 染色,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HTH] 二、观察切片[HT] 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取材:阑尾 染色:H·E 肉眼观:见切片呈圆形,中央为狭窄且不规则的肠腔。 低倍镜观:先找到阑尾的最外表面,仔细观察可见单行排列,染色紫蓝色的上皮细胞核 (部分区域的细胞可能脱落)。 高倍镜观:上皮很薄,分界不清,连续为红色线状。含核的部分略隆起,含一扁圆形染 成紫蓝色的细胞核。有的部位可见上皮细胞核卵圆,染色浅,这是上皮被斜切之故。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取材:甲状腺 固定:Bouin 染色:H·E 低倍镜观:甲状腺实质由许多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的滤泡组成,滤胞腔内可见浅红 色的胶状物,滤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 高倍镜观:滤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略偏基部, 胞质染成红色。 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imnar epithelium) 取材:空肠 固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切片的一面凹凸不平呈紫色,即肠腔面。仔细观察可见其上有很细的毛状结构, 此为小肠绒毛。 低倍镜观:见肠腔面的小肠绒毛被切成指状或环状断面。绒毛表面覆盖有单层柱状上皮, 一排蓝色的细胞核列于上皮基部。有的地方上皮细胞核可见多层,这是上皮细胞被斜切之故。 高倍镜观:上皮包括两种细胞:(1)柱状细胞:高柱状。细胞核呈长椭圆形,位于细胞 基部,核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胞质浅红色。游离面可见一条染成深红色的窄带覆盖在上皮
表面,即纹状缘(纹状缘在电镜下为什么结构)。 (2)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夹在柱状细胞间,散在分布。细胞核位于基部,呈倒 角形或半 形,染色深。细胞 部的胞浆色很淡呈空泡状。有的杯状细胞切到游离面, 此处 无纹状缘。上皮中还可见散在的小而圆,染色很深的细胞核,为浸润入上皮中的淋巴细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取材:气管 固定:Boui 染色:H· 肉眼观:气管横切面之一半呈“℃”字形,管壁中央部分染成兰色的是透明软骨,凹侧 为脑面。 低倍镜观:找到管壁的内表面,见上皮细胞核排列高低参差不齐,似复层。 高倍镜观:上皮由四种细胞组成:①柱状细胞:数量多,呈高柱状。细胞核大,染色浅 椭圆形,位于细胞中 。细 离面有细长的纤 ②梭形细胞:夹 柱状细 间,核呈纷 锤状,染色深。③基底细胞呈锥形:位于上皮基部,核圆形而深染。④杯状细胞:位于柱状 细胞间,呈空泡状,核呈倒三角形,近基底面。上皮基底可见粉红色,均质状的基膜。 5、复层扁平上皮(stratfied squamous epithetium) 取材:食道 周定,Bouin 染色:H·日 肉眼观:食道壁的横切面,管腔面呈深红色不规则线状,为复层扁平上皮所在的部位。 低倍镜观:上皮的侧面观由多层细胞组成,捧列紧密,上皮组织与深面结缔组织交界处凹 凸不平,故上皮厚薄不一 基底层细嗣小而排列紧密。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胞体大 核圆,染色浅。表层为几层扁平细胞,核扁圆,染色深。有时在上皮的中间层见到染色深的 细胞团,是因为上皮基底面凹凸不平,凸入上皮中的基底层细胞被横切之故 高倍镜观:基底层为一层立方或矮柱状细胞,核小而圆,着色深,胞浆呈嗜碱性,细胞男 限不清。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胞体大,细胞染色淡,细胞界明显。细胞核呈圆或卵圆 形,染色浅。浅层逐渐转变为几层扁平细胞,核扁圆,染色深,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 6、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取材:输尿管 周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输尿管横切面呈圆形,腔面凹凸不平,染色较深,为上皮所在处 低倍镜观:上皮由数层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大,染色较红。 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 7、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取材:肠系膜,辅片 处色:硝酸银 高倍镜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细胞间质少,为棕 褐色硝酸铅沉淀,胞浆棕黄色,胞核呈空白之圆形区。 HT田三、电镜图片H可 1、微绒毛:为上皮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外为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和纵行排列的微丝
表面,即纹状缘(纹状缘在电镜下为什么结构?)。 (2)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夹在柱状细胞间,散在分布。细胞核位于基部,呈倒三 角形或半月形,染色深。细胞上部的胞浆色很淡呈空泡状。有的杯状细胞切到游离面,此处 无纹状缘。上皮中还可见散在的小而圆,染色很深的细胞核,为浸润入上皮中的淋巴细胞。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取材:气管 固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气管横切面之一半呈“C”字形,管壁中央部分染成兰色的是透明软骨,凹侧 为腔面。 低倍镜观:找到管壁的内表面,见上皮细胞核排列高低参差不齐,似复层。 高倍镜观:上皮由四种细胞组成:①柱状细胞:数量多,呈高柱状。细胞核大,染色浅, 椭圆形,位于细胞中部。细胞游离面有细长的纤毛。②梭形细胞:夹在柱状细胞间,核呈纺 锤状,染色深。③基底细胞呈锥形:位于上皮基部,核圆形而深染。④杯状细胞:位于柱状 细胞间,呈空泡状,核呈倒三角形,近基底面。上皮基底可见粉红色,均质状的基膜。 5、复层扁平上皮(stratfied squamous epithetium) 取材:食道 固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食道壁的横切面,管腔面呈深红色不规则线状,为复层扁平上皮所在的部位。 低倍镜观:上皮的侧面观由多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上皮组织与深面结缔组织交界处凹 凸不平,故上皮厚薄不一。基底层细胞小而排列紧密。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胞体大, 核圆,染色浅。表层为几层扁平细胞,核扁圆,染色深。有时在上皮的中间层见到染色深的 细胞团,是因为上皮基底面凹凸不平,凸入上皮中的基底层细胞被横切之故。 高倍镜观:基底层为一层立方或矮柱状细胞,核小而圆,着色深,胞浆呈嗜碱性,细胞界 限不清。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胞体大,细胞染色淡,细胞界明显。细胞核呈圆或卵圆 形,染色浅。浅层逐渐转变为几层扁平细胞,核扁圆,染色深,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 6、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取材:输尿管 固定:Bouin 染色:H·E 肉眼观:输尿管横切面呈圆形,腔面凹凸不平,染色较深,为上皮所在处。 低倍镜观:上皮由数层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大,染色较红。 高倍镜观:表层细胞呈大的倒梨形或矩形,即盖细胞,细胞界限明显,核圆或卵圆形, 有的可见双核,游离缘处细胞质浓缩成较红的一层,即壳层。中间层细胞为多边形,基底层 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 7、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取材:肠系膜,铺片 染色:硝酸银 高倍镜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细胞间质少,为棕 褐色硝酸铅沉淀,胞浆棕黄色,胞核呈空白之圆形区。 [HTH]三、电镜图片[HT] 1、微绒毛:为上皮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外为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和纵行排列的微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