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形表 正續《甲骨文編》仍是按《說文》部首組排的。到1967年,日本島邦男先生出版《殷墟 卜辭粽類》·離開《說文》,另就甲骨文字形分別部屬。在《甲骨文合集》編成後,姚孝遂等 先生於1989年印行的《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對《粽類》的分部多作改進·這種編排檢索 的方法,有其特殊便利之處。 現在這部《新辐甲骨文字形總表》,又在《類纂》字表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校盯修正· 如本書《緒論》所說,是“利用《類纂》總表·將每個部首下之字形,進行重新調整、分類、 編號·從而篇紛亂複雜之甲骨文字建立一套標準化、系統定型之排列體系”。其具體操作,則 如其《後記》描逃,乃“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厭其煩地將已經著錄發表的全部甲骨文 拓本(或照片)·逐版逐條地認真核校一遍,做出新的釋文。在此基礎上篩選出不重複的甲骨 文字及其異構·然後再對勘《類纂》的《字形總表》所收各個字形,重製《新編甲骨文字形 總表》”·這項工作之繁重·所投入精力之巨大,洵屬可驚。 甲骨文各種文字編的遞嬗,確以後出者居上。一方面,收錄材料不断添加·編排方式逐 步改善:另一方面,或許更重要的·則是甲骨學研究迅速進步·學者辨析文字的能力因而日 益增強,從而提高了女字褊的質量。由此足見·文字編的福纂絕非簡單機械的探擷堆砌,而 是直接體現出學科的現有水本。 恰由於這樣,這部《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對文字的全面檢閱和統計,可以引導出許多 有價值的結果·關係到甲骨學的各方面問題。舉一個最眼前的例子,甲骨文字不重複的字數, 以往論作大都根據正續《甲骨文福》,約算作5000以上;也有學者提出不同估計,數目少 了很多。如今《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共列字頭4500左右·應篇可依的數據,由此我們即能 更好地部價當時文字的發達程度。 這項工作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告成,並不是偶然的。不少年來,這裹即已是 甲骨學的一處重鎭了。大家知道,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環繞若千著名學者,國内(包 括香港·臺灣),陸續形成一些整理研究甲骨的中心,對學科發展均起有重要的作用。香港的 甲骨學家·自應首推饒宗頤先生·饒先生爲學界耆宿,所治精深博大,固然不能以一門一科爲限’
前言 但甲骨學無疑是他致力最久·成就也最卓著的頜域之一·早在1958年,他在香港發表的大著《殷 代貞卜人物通考》·於甲骨研究專闢新境,書中蘊涵的種種理念,至今尙對學人廣有啓迪。他 不僅撰有大量精闢獨創的論文,更遍游寰宇·纂輯了《巴黎所見甲骨錄》·《日本所見甲骨錄》、《海 外甲骨錄遺》和《歐亞美所見甲骨錄存》等,其功績禽學者不能或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 研究所的甲骨學及古文字學其他分支的研究,即是在饒先生指導下展開的· 在《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以前,已經有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饒宗頤先生主編,沈 建華女士編輯的《甲骨文通檢》。該書共五册,由1989年起始出版,至1998年僞止,每冊都 冠有饒先生的長篇《前言》,廣泛論及甲骨學的諸種問題·《通檢》深爲學者歡迎,進一步寞 定了中國文化研究所在甲骨學界的地位。 與《通檢》工作同時,中國文化研究所另一規模宏遠的引劃也在逐步推行·這就是以電腦 編纂的“古文獻資料庫”。此計劃於1988年發軔,其始在劉殿爵教授和陳方正所長頜導下,著手 於先秦雨漢以至南北朝的傅世女獻,接著擴充到出土簡帛,1996年遂開始“甲骨文資料庫” 的建設《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便由此產生·回顧以上過程,足見這部書的成功有其深厚的基礎· 多年來,我有幸承教於饒·陳等先生,從旁参與上述工作的出土文默部份,而編著《新 編甲骨文字形總表》的沈建華女士、曹錦炎先生則同我有長期交往。沈建華女士家學 漂源,参參加過多項古文字研究工作,且曾於日本東京大學從事甲骨研究整理;曹錦炎先生 則出自于省吾先生門下,乃《殷墟甲骨刻辭類纂》辐者之一。他們於甲骨學均沈潛已久, 有豐富的經驗、高卓的學養,因此我敢在這裹向大家推薦這部《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 甲骨仍有很多奥蘊有待抉發·未來甲骨學的發展不可限量·很可能開闢新的研究方向, 無論如何,文字的釋讀總是最根本的·我們應當向完成《新褊甲骨文字形總表》和建立“甲 骨文資料庫”的各位學者表示谢意· 2001年12月10日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 3
緒論 中國的歷史有文字記錄·最早可追潮到商代甲骨文字。自從1899年王懿榮的發現到今天 已經歷了一個世紀·據胡厚宣先生統計海内外公私收藏甲骨約有十萬餘片之多】,甲骨文在其 後的發展和研究中已成爲涉及語青、文字、歷史、考古的一門顯學。 甲骨學在作窝一門學科的研究開展中,面對浩瀚的資料,如何利用掌握?念了方便研究 者對甲骨文字的查閱,以順利進行學術研究,很早便有人做了各種甲骨文字匯福一類工具書 的編纂整理工作2。其中最主要的甲骨文工具書爲1934年孫海波辐著的《甲骨文編》,書中將 甲骨文字按《說文》分部别屬,臨摹精良,至今沒有同類書可相比3.1959年金祥恒的《續 甲骨文編》·在孫海波《甲骨文編》的基礎上叉增加了300多個單字4。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 人島邦男編《殷墟卜辭粽類》(簡稱《粽類》)5首創按甲骨字形分類建立165個部首,檢索 效率便捷,方便程度大大超過《甲骨文編》。1989年出版的吉林大學姚孝邃等人編纂《殷墟 甲骨刻辭類纂》(簡稱《類纂》)6,其書探納《粽類》分類方式,是目前僞止資料最完備·使 用率最高的工具書·近年由唐復年整理1976年唐蘭遺著《甲骨文白然分類簡編》·其書根據 甲骨文字自身形體結構特點分爲231部·這種自然分類法的構想,據王玉哲序言中介紹·是 在1935年出版的《古文字學導論》基礎上產生的,比島邦男的《粽類》早三十二年7。這四 部甲骨文字工具書各具特色,前三部在甲骨學史上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在相當長的時間裹 成爲學召甲骨文字必不可少的入門工具書。 《說文解字》是一部系統嚴密結構性極強的字書,在中國文字學史上第一個系統創造體現 漢字形、音·義的構造和運用規律,是一部實用性極強的工具書,幾千年來一值被硯爲歷史 文字學家的經典理論,至今在考證古文字時分析與研究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甲骨 文字書,基本上都是按《說文》部首體例排列·《甲骨文編》也不例外,也是按傳統方法,將 甲骨文所見的《說女》的字,依照540部首福排·每個字附於各部之下,這樣做不僅 將《說文》中單字互爲對照·同時也把《說文》中不見於傅世文献的字·在甲骨文中得到了
緒論 印證,這對进·步研光H骨文,在學術上提供了極僞重要依據。是《甲骨文編》也存在 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說文》所無的字,均列在附錄上,有的是沒有被認出的異體字,本應列 入正福的,結果卻列入附錄·這對檢索會带來諸多不便。正編的字有的應分雨個部首的字, 結果冇些也錯列入一個部首内,出於爲了符合《說文》部首準則,一個甲骨文形體在不同部 首出現如导字,父作征·正·足·這些局限和不足之處是由於受傳統影響所造成的。 前人經過一段漫長的思索積累,勢必會導致甲骨工具書的檢索方法的創新,使之更高合理 七十年代日人島邦男立足於從甲骨文自身字形結構分析,以類相從,獨創建立了165部首系統 檢索任何一個甲骨文字都可按部首檢索·打破了傅统以《說文》部首檢索的局限性,將《甲 骨艾編》原來不可辨識的字形都可按部首歸類檢索,大大提高了檢索的功能效·島邦男將 甲骨卜辭做了比較與粽合究書後附有《通假》醉例吸《貞人》索引·姚孝途認爲:島邦男的《粽類》 “是一部深入研究基礎上的具有創新精神和獨到見鲜的,有很大實用價值的工具書”0。他的觀點基 本上代表了甲骨學界絕大多數孕者的看法。在那個資料書籍分散極缺的七十年代,《粽類》的間 世,已成禽海内外從事甲骨學者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工具書·使用之便捷,資料之集中·讓 學界受益無窮。該書由於是于工抄寫,《字月》中難免有些字誤摹、遺漏·引用材料前後不一, 其不足之處决無損於《粽類》對學上的重大賞獻以及深遠影響。 八十年代中期吉林大學姚孝途等人編纂了《類纂》·這是糍島邦男《粽類》之後·所收甲骨 著錄資料最爲完備的著作,其所收甲骨敷量遠遠超過《粽類》Ⅱ·特别是原形字臨摹精義入神而 且與釋文並列·受到學界歡迎。《類纂》由於歷史條件及種種限制,經多人手工編纂·難以避免 在内容上造成不少前後不統一、遺漏和错誤的地方。今天可利用科技手段將甲骨文字輸入電腦, 基本上達到資料類聚完整和效果統一,但這樣做的關键是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甲骨文字檢索系統。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在陳方正所長之積極推動主持下,我們開始建立甲 骨文電腦資料庫之籌備工作,利用《類纂總表》將每個部首下之字形,進行重新調整·分類、 編號·從而爲粉亂複雜之甲骨文字建立一套標準化·系統定型之排列體系:與此同時,對 6000多個甲骨文字,設計總表、對應表、字段·檢索、字頻之不同功能之檢索,以適應不同 層次的讀者,甚至不懂甲骨文字之人也可以操作輸入系統,進行文字與文本之檢索。 5
甲骨文字形表 《類纂總表》部首整理與編輯 開展這項計劃時,首先得到了社科院歷史所之支持·將尙待出版的胡厚宣先生總編 輯《甲骨文合集釋女》首先襄我們輸入電腦·資料之輸入·勢必取决於字形表檢索功能是否 健全合理化·爲此,我們在原《類纂》的〈字形總表〉(以下簡稱《類纂總表》約4000字 目)基礎上,重新作了一次整體性的核校和整理,工作大致分爲七個部分。經過校勘之後, 發現《類纂總表》存在漏缺新字(包括未認出的異體字)·誤摹和重複的字,以及列錯部首 的字等等。由於篇幅所限·在此不能一一具述·只挑選部分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說明。 《類纂總表》的部首·基本上是按《綜類》以形體爲主的方法排列的,所不同的是《類 纂總表》將部首下屬每個字都做了順序編號·這對輸入電腦,無疑提供了一個基本有利條件, 可以利用每一個字的序編號爲建立原始字庫檔案作基礎準備·部首中的字目排列是否適當, 對檢索起關鍵的作用,我們第一步是以《類纂總表》爲底本·整理《類纂總表》部首和字目 有明顯錯誤的地方,作合理性的調整、增補、歸併,大致上可分篇三種: I 增設部首,共計九個簡略如下: 1. 异部号久好抒杖移俄网政效牌 計49字 2. 类部类茶柔李类的染康秦迷笨 計12字 3. 背部背生擎等年等烤精等蜀港卷 計12字 4.合部用贺)多意草拿章案食套金合 計108字 5.部「)t令古成÷青日帝自与計17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