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电压 棱镜 照相底板 氢放电管 隙缝 HH H 410210434B486100 656300 ←紫外光区 可见光区 红外光区→ 红色谱线2=6533mH兰色谱线=434lmH 蓝绿色谱线=486.1nm 紫色谱线λ=401nmH
红色谱线 λ=653.3nm Hα 兰色谱线 λ=434.1nm Hγ 蓝绿色谱线 λ=486.1nm Hβ 紫色谱线 λ=410.1nm Hδ
玻尔理论 (1)定态轨道的概念 (2)轨道能级的概念及轨道能级量子化的概念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为: 1312 E k.mol n=1,2,3... n=1基态a0=52.9pm(玻尔半径) (3)激发态原子发光的原因
玻尔理论 (1)定态轨道的概念 1 . 1312 2 − − = k J mol n E n = 1,2,3…… n=1——基态 a0=52.9pm (玻尔半径) (3) 激发态原子发光的原因 (2)轨道能级的概念及轨道能级量子化的概念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为: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甚至不能说明氢光 谱的精细结构。 2它对能级的描述很能粗略,只有一个量子数 3更不能解释原子如何形成分子的化学健的本质。 这是因为波尔理论并未完全冲破经典力 学理论的束缚,仍然把微观粒子(电子)在原子 核外的运动视为太阳系模型那样沿着固定轨 道绕核旋转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甚至不能说明氢光 谱的精细结构。 2.它对能级的描述很能粗略,只有一个量子数。 3.更不能解释原子如何形成分子的化学健的本质。 这是因为波尔理论并未完全冲破经典力 学理论的束缚,仍然把微观粒子(电子)在原子 核外的运动视为太阳系模型那样沿着固定轨 道绕核旋转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h h pm×C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h 物质波 pm×v (德布罗 意波) 路易.德布罗意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m v h p h = = 光的波粒二象性: m c h p h = = 德布罗意关系式: 物质波 (德布罗 意波)
电子衍射实验 Prove It!证实了德布罗依的假设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 Davison,CJ) 和盖末( Germer.,LH)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 德布罗意的假设。 sn, ffraction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Davissn,C.J.) 和盖末(Germer,L.H.)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 德布罗意的假设。 electron diffraction 电子衍射实验 证实了德布罗依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