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临床学院精神病学课程组编写 2017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精神病学总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分类 第四节精神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第三章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四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第六章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第七章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恐怖症 第三节广泛性焦虑障碍 第四节惊恐障碍 第五节强迫障碍 第六节分离转换障碍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
《精神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临床学院精神病学课程组编写 2017 年 8 月 目 录 第一章 精神病学总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 第四节精神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第三章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四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五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第六章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第七章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恐怖症 第三节广泛性焦虑障碍 第四节惊恐障碍 第五节强迫障碍 第六节分离转换障碍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
第九章进食障碍 第十章睡眠与觉醒障碍 第十一章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碍 第十二章老年精神障碍 第十三章起病于儿童少年期的精神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节儿童孤独症 第四节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十四章自伤与自杀 第十五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种类和表现 第十六章精神科急诊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见精神科急诊的临床状况 第十七章物理治疗 第十八章精神科的护理与康复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理论课学时示教课学时 概述、病因学、精神障碍的分类 3 3 第一章
第九章进食障碍 第十章睡眠与觉醒障碍 第十一章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碍 第十二章老年精神障碍 第十三章起病于儿童少年期的精神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节儿童孤独症 第四节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十四章自伤与自杀 第十五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种类和表现 第十六章 精神科急诊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见精神科急诊的临床状况 第十七章物理治疗 第十八章精神科的护理与康复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理论课学时 示教课学时 概述、病因学、精神障碍的分类 第一章 3 3 3
精神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4 第三章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四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第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3 第六章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4 第七章神经症性障碍 6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 第九章进食障碍 3 第十章睡眠与觉醒障碍 3 第十一章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碍 3 第十二章老年精神障碍 2 第十三章起病于儿童少年期的精神障碍 3 第十四章自伤与自杀 3 第十五章人格障碍 第十六章精神科急诊 3 第十七章物理治疗 3 第十八章精神科的护理与康复 3 合计 63 第一章精神病学总论
精神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4 3 第三章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6 第四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第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3 第六章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4 3 第七章神经症性障碍 6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 3 第九章进食障碍 3 第十章睡眠与觉醒障碍 3 第十一章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碍 3 第十二章老年精神障碍 2 第十三章起病于儿童少年期的精神障碍 3 第十四章自伤与自杀 3 第十五章人格障碍 3 第十六章精神科急诊 3 第十七章物理治疗 3 第十八章精神科的护理与康复 3 合计 63 9 第一章 精神病学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科分支及相关学科。 2.熟悉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精神疾病患者的预防和管理及精神科主要治疗技 术。 3.掌握精神病学、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1.精神病学的相关概念和分支学科,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精神正常和异常的标准 2.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 3,精神科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 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康复治疗等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结合图片、多媒体讲授。 示教课:现场参观讲解。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为精神病学相关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等,精神科相关治疗技术,须讲深讲透 第二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障碍主要病因种类。 2熟悉主要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3.掌握主要病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精神障 碍发病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科分支及相关学科。 2.熟悉精神状态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精神疾病患者的预防和管理及精神科主要治疗技 术。 3.掌握精神病学、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1.精神病学的相关概念和分支学科,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精神正常和异常的标准; 2.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 3.精神科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 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康复治疗等;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结合图片、多媒体讲授。 示教课:现场参观讲解。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为精神病学相关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等,精神科相关治疗技术,须讲深讲透;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障碍主要病因种类。 2.熟悉主要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3.掌握主要病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精神障 碍发病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1.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2.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结合典型案例、多媒体讲授,讲解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为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分类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各精神障碍分类的发展历程。 2.熟悉各精神障碍分类的联系及区别。 3.掌握精神障碍的主要分类和诊断标准。 二、主要内容 三个主要的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ICD-10、DSM5、CCMD-3。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图片、多媒体讲授。 四、重点、难点
二、主要内容 1.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2.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结合典型案例、多媒体讲授,讲解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为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各精神障碍分类的发展历程。 2.熟悉各精神障碍分类的联系及区别。 3.掌握精神障碍的主要分类和诊断标准。 二、主要内容 三个主要的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ICD-10、DSM-5、CCMD-3。 三、教学方法 理论课:图片、多媒体讲授。 四、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