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外语(英语)》教学大纲.…3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5 《知识产权法A》教学大纲 8 《哲学思维方法》教学大纲..12 《中西方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15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18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大纲…22 《现代汉语B》教学大纲.…25 《古代汉语B》教学大纲…27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3】 《基础日语1》教学大纲.…35 《基础日语》教学大纲..41 《基础日语》教学大纲.… 47 《基础日语V》教学大纲.…5 《高级日语I》教学大纲.…55 《高级日语》教学大纲.…58 《日语视听说1》教学大纲.…60 《日语视听说Ⅱ》教学大纲... …63 《日语视听说》教学大纲.…67 《日语视听说Ⅳ》教学大纲 …69 《日语口语》教学大纲… 72 《日语口语》教学大纲..… ..75 《日语口语》教学大纲.78 《日语口语V》教学大纲.… 80 《日译汉》教学大纲.…82 《汉译日》教学大纲.…85 《日语写作1》教学大纲.…87 《日语写作》教学大纲.…90 《日语阅读1》教学大纲…93 《日语阅读》教学大纲.…95 《日语同声传译1》教学大纲.…97 《日语同声传译》教学大纲. 100 《日语外贸函电》教学大纲.. ...10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106 《商务日语》教学大纲.…110 1
- 1 - 目 录 《第二外语(英语)》教学大纲................................................... 3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5 《知识产权法 A》教学大纲 ..................................................... 8 《哲学思维方法》教学大纲.................................................... 12 《中西方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15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18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22 《现代汉语 B》教学大纲 ...................................................... 25 《古代汉语 B》教学大纲 ...................................................... 27 《基础写作 A》教学大纲 ...................................................... 31 《基础日语Ⅰ》教学大纲...................................................... 35 《基础日语Ⅱ》教学大纲...................................................... 41 《基础日语Ⅲ》教学大纲...................................................... 47 《基础日语 IV》教学大纲 ..................................................... 51 《高级日语Ⅰ》教学大纲...................................................... 55 《高级日语Ⅱ》教学大纲...................................................... 58 《日语视听说Ⅰ》教学大纲.................................................... 60 《日语视听说Ⅱ》教学大纲.................................................... 63 《日语视听说Ⅲ》教学大纲.................................................... 67 《日语视听说Ⅳ》教学大纲.................................................... 69 《日语口语Ⅰ》教学大纲...................................................... 72 《日语口语Ⅱ》教学大纲...................................................... 75 《日语口语Ⅲ》教学大纲...................................................... 78 《日语口语Ⅳ》教学大纲...................................................... 80 《日译汉》教学大纲.......................................................... 82 《汉译日》教学大纲.......................................................... 85 《日语写作Ⅰ》教学大纲...................................................... 87 《日语写作Ⅱ》教学大纲...................................................... 90 《日语阅读Ⅰ》教学大纲...................................................... 93 《日语阅读Ⅱ》教学大纲...................................................... 95 《日语同声传译Ⅰ》教学大纲.................................................. 97 《日语同声传译Ⅱ》教学大纲................................................. 100 《日语外贸函电》教学大纲................................................... 10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106 《商务日语》教学大纲....................................................... 110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113 《日本企业经营》教学大纲.…116 《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119 《日语口译基础》教学大纲..122 《日语同声传译基础》教学大纲。 126 《日语同声传译实践》教学大纲 131 《日语高级口译》教学大纲.....….133 《日语古典语法》教学大纲. 135 《日本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137 《日文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140 《日本风俗》教学大纲… 142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145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147 《日本历史》教学大纲. 149 《日语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151 《日本国情》教学大纲 154 《日文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156 《日本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159 《汉日经济翻译》教学大纲.… 16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教学大纲. 164 《簿记入门》教学大纲.. ……… 167 《中日影视剧翻译》教学大纲.….171 《日本社会言语学》教学大纲. 173 《日本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176 《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178 《日语概论》教学大纲..181 《日语语音学》教学大纲.… 185 《现代日语语法》教学大纲.…… 187 《日语读解》教学大纲.…192 《日本商务礼节》教学大纲. 195 毕业实习大纲 198 毕业论文大纲. ,199 2
- 2 -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113 《日本企业经营》教学大纲................................................... 116 《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119 《日语口译基础》教学大纲................................................... 122 《日语同声传译基础》教学大纲............................................... 126 《日语同声传译实践》教学大纲............................................... 131 《日语高级口译》教学大纲................................................... 133 《日语古典语法》教学大纲................................................... 135 《日本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137 《日文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140 《日本风俗》教学大纲....................................................... 142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145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147 《日本历史》教学大纲....................................................... 149 《日语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151 《日本国情》教学大纲....................................................... 154 《日文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156 《日本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159 《汉日经济翻译》教学大纲................................................... 161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教学大纲............................................. 164 《簿记入门》教学大纲....................................................... 167 《中日影视剧翻译》教学大纲................................................. 171 《日本社会言语学》教学大纲................................................. 173 《日本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176 《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178 《日语概论》教学大纲....................................................... 181 《日语语音学》教学大纲..................................................... 185 《现代日语语法》教学大纲................................................... 187 《日语读解》教学大纲....................................................... 192 《日本商务礼节》教学大纲................................................... 195 毕业实习大纲............................................................... 198 毕业论文大纲............................................................... 199
《第二外语(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English(Second foreign language) 总学时:256学时 讲授学时:256学时(每学期64学时) 学 分:16学分 先修课程:第一学期:无:第二学期:《第二外语(英语)I》:第三学期:《第二外语(英 语)Ⅱ》:第四学期:《第二外语(英语)Ⅲ》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英语学院 一、课程简介 第二外语(英语)是为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申请学位的一门关键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在今后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在中学都学过六年的英语,因此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的学习起点也较高,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接近或达到相当于大学英语3级的水平,学生须 掌握4000个单词(其中1600个为基本词汇)和600个短语以及习惯搭配。 该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 力,重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听力和会话能力。 教学时,注重将最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体现课 程内容的先进性。本课程教学安排以每学期16个教学周来设计,周学时为4学时,总学时 共256学时,分四个学期完成: 该课程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册作为教材,每册有10个单元,每个单 元由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三大部分组成。该教材旨在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 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其特点是语言材料规范,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突出 具体要求如下: 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 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 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 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阅读理解能力 .3
- 3 - 《第二外语(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English(Second foreign language) 总 学 时:256 学时 讲授学时:256 学时(每学期 64 学时) 学 分:16 学分 先修课程:第一学期:无;第二学期:《第二外语(英语)Ⅰ》;第三学期:《第二外语(英 语)Ⅱ》;第四学期:《第二外语(英语) Ⅲ》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英语学院 一、课程简介 第二外语(英语)是为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申请学位的一门关键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在今后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在中学都学过六年的英语,因此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的学习起点也较高,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接近或达到相当于大学英语 3 级的水平,学生须 掌握 4000 个单词(其中 1600 个为基本词汇)和 600 个短语以及习惯搭配。 该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 力,重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听力和会话能力。 教学时,注重将最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体现课 程内容的先进性。本课程教学安排以每学期 16 个教学周来设计,周学时为 4 学时,总学时 共 256 学时,分四个学期完成。 该课程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 册作为教材,每册有 10 个单元,每个单 元由 Section A, Section B 和 Section C 三大部分组成。该教材旨在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 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其特点是语言材料规范,时代感强,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突出。 具体要求如下: 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 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 130 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 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 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要求: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 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 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 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 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00-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 恰当,语篇连贯。能在一般或应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翻译能力 教学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 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推荐词汇量 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000个单词和600个词组,其中18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 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共256学时,分4学期完成。 四、考核方式 测试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行性,采取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相结合,期 末考试和期中考查相结合,正式考试和课堂参与及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 考核方式:平时40%,期末考试(闭卷)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数程》,外语数学与研究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邹为诚.《综合英语教程》1-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世纪英语》1-3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新时代交互英语》1一3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全新版大学英语》1-3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赵玮 审核人:侯奕松 课程负责人:赵玮 .4
- 4 - 教学要求: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70 词,在快速 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100 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 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 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 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 100-120 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 恰当,语篇连贯。能在一般或应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翻译能力 教学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 300 英语 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 250 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课堂操练等。 推荐词汇量 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 4000 个单词和 600 个词组,其中 1800 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 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共 256 学时,分 4 学期完成。 四、考核方式 测试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行性,采取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相结合,期 末考试和期中考查相结合,正式考试和课堂参与及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 考核方式:平时 40%,期末考试(闭卷)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邹为诚.《综合英语教程》1-3 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1 世纪英语》1-3 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新时代交互英语》1—3 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全新版大学英语》1-3 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赵 玮 审核人:侯奕松 课程负责人:赵 玮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学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着眼于大学生公关意识和 公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历史、职能,公众的特点、类型,传播的机 制、手段,公关主体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全面阐释其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案例教学、 实训等手段,详细介绍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活动策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实务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分析、 解决具体公关问题,策划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提高公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 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关意识,提高学生与外界沟通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4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概念辨析:公 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涵义及特 征:了解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市场营销等的区别。了解公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公共关系公众(4学时) 教学内容:公众与公众分类: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关系举要。 教学要求: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公众的不同分类,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定势。了解组织内外各种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员工关系、消费者关系、社区关 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的处理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6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网络公 共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常用媒介及其优劣势,了 解新媒体的出现对公共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影响传播效果的有关因素:掌握撰写 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制造新闻等主要的公共关系传播手段。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四章:公共关系职能 (2学时) .5
- 5 -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学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着眼于大学生公关意识和 公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历史、职能,公众的特点、类型,传播的机 制、手段,公关主体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全面阐释其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案例教学、 实训等手段,详细介绍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活动策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实务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分析、 解决具体公关问题,策划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提高公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 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关意识,提高学生与外界沟通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4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概念辨析;公 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涵义及特 征;了解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市场营销等的区别。了解公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公共关系公众 (4学时) 教学内容:公众与公众分类;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关系举要。 教学要求: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公众的不同分类,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定势。了解组织内外各种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员工关系、消费者关系、社区关 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的处理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 (6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网络公 共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常用媒介及其优劣势,了 解新媒体的出现对公共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影响传播效果的有关因素;掌握撰写 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制造新闻等主要的公共关系传播手段。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四章:公共关系职能 (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