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上期教学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 江小妍命制 (试卷说明:本卷共分A、B两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除作文外均在答题卷上答题。 A卷(120分) 、语文积累(15分) 1.阅读下面几行文字完成(1)-(4)题(7分) (1)“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_(1分) (2)“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加点的“喑”读音为_—(1分)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加点词“妖娆”的意思是_(2分) (4)阅读小诗的第一、第三小节,补写第二节,使之连贯(3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 长大 ,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2.请把下列诗文句子补写完整(任选6句)(6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物是人非事事休 (4)马作的卢飞快, 尽日不能忘。(6) 虫声新透绿窗纱。 (7) 寂寞开无主。(8) 梨花落后清明 3.请按下面提示或要求,默写诗文句子(2分)(每空1分) (1)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2)上级领导任命小王为即将倒闭的工厂厂长,小王调侃地说:“我真是 (用《出师表》中语句) 阅读(45分) 【-】(14分) 对手是一座山 ①在你的成长之路上,你的对手是始终存在的。对手是个重要的参照物,对手的存在证明你本人存在 的价值。多年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柯达和富士,微软和sun这些世界著名的公司, 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争斗。争斗的客观效果之一,就是把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他们那里去也。不管快 餐业还有多少个麦肯基、基肯麦、肯麦基,只有他们才配互称对手。 ②古人搏杀时,若英雄相遇,常常不忍加害,虽然各为其主,场面上打得热闹,其实内心是相互喜欢 相互敬仰的,这样的人我们视为真英雄。因为他们在对手身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是英雄,也就有了相 互尊重的前提,相互理解的基础。珍惜对手就是珍惜自己,宽容对手就是自尊的表现。真正相配的对手, 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自己相辅相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 日一方消亡,另一方也会走向衰退,或者去找寻新的对手
2014—2015 学年度上期教学质量检测 初 三 语 文 江小妍 命制 (试卷说明:本卷共分 A、B 两卷,满分 150 分时间:120 分钟,除作文外均在答题卷上答题。) A 卷(120 分) 一、语文积累(15 分) 1. 阅读下面几行文字完成(1)—(4)题(7 分) (1)“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1 分) (2)“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加点的“喑”读音为 (1 分)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加点词“妖娆”的意思是 (2 分) (4)阅读小诗的第一、第三小节,补写第二节,使之连贯(3 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 , , ;长大 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2.请把下列诗文句子补写完整(任选 6 句)(6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物是人非事事休, 。 (4)马作的卢飞快, 。 (5) ,尽日不能忘。 (6) ,虫声新透绿窗纱。 (7) ,寂寞开无主。 (8) ,梨花落后清明。 3.请按下面提示或要求,默写诗文句子(2 分)(每空 1 分) (1)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 。 (2)上级领导任命小王为即将倒闭的工厂厂长,小王调侃地说:“我真是 , 。”(用《出师表》中语句) 二、阅读(45 分) 【一】 (14 分) 对手是一座山 ○1 在你的成长之路上,你的对手是始终存在的。对手是个重要的参照物,对手的存在证明你本人存在 的价值。多年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柯达和富士,微软和 sun 这些世界著名的公司, 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争斗。争斗的客观效果之一,就是把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他们那里去也。不管快 餐业还有多少个麦肯基、基肯麦、肯麦基,只有他们才配互称对手。 ○2 古人搏杀时,若英雄相遇,常常不忍加害,虽然各为其主,场面上打得热闹,其实内心是相互喜欢、 相互敬仰的,这样的人我们视为真英雄。因为他们在对手身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是英雄,也就有了相 互尊重的前提,相互理解的基础。珍惜对手就是珍惜自己,宽容对手就是自尊的表现。真正相配的对手, 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自己相辅相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 一旦一方消亡,另一方也会走向衰退,或者去找寻新的对手
那种对竞争对手动辄咬牙切齿、不惜背后使绊的行为,只是一种街头混混的做法,那样做的人不可 能有大出息。苦大仇深是被压迫阶级的形象,咬牙切齿也是失败者的姿态,如何对待你的敌人,不仅是心 胸的表现,也会暴露你的处境 竞争,就是把我们和对手一起放在天平的两端,互相衡量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对手,天平就 失衡,而我们自身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凭据。所以,不要把你的对手当作芒刺,当作和你争夺奶酪的敌人 而应该想想,对手若没有一定的分量,有怎能成为你的对手。针锋相对,只能走向狭隘:放开胸襟,拥抱 对手,才是自信、自尊的风度 5.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6.你认为应该如何划分第①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2分) 7.请你说说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间的关系。(3分) 8.请另举一例说明“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3分) 9.在你的周围是否存在竞争对手?你是怎样对待的?(如果牵涉到对方姓名一律用“××”代替)(3分) 【二】(12分) Φ1945年7月25日,邱吉尔参加波茨坦会议后,匆匆赶回伦敦,等候英国战后首次大选揭晓。然而, 选举结果对邱吉尔来说,不啻晴天霹雳:他代表的保守党败北,工党领袖克门特·艾德礼当选为新首相 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邱吉尔一下子跌坐在椅子里,苦苦思索着。为什么一旦蠃得了和平,战 时杰出的领袖就会被人民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妻子安慰道:“这也许会因祸得福吧。”邱吉尔回答:“看 来目前福运全被笼罩了。” ③人们都推测邱吉尔将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可是,他不甘失败,雄心依旧,继续当了六年反对党领 袖。1951年10月,保守党东山再起,邱吉尔再度出任首相。 邱吉尔重新执政时,年已七十六岁。人们认为,他会把权力移交给比他年轻二十三岁的安东尼·艾 登。不料他嗜权如命,一再拖延退休日期。起先说等到伊丽沙白女王加免冠礼后,接着说要等到开完日内 瓦会议。几年过去了,邱吉尔仍然稳坐在唐宁街十号。终于,他的健康日益衰退,再加上舆论的压力,他 只好自我解嘲说:“我老了,要退休了,安东尼也不会长生不老。”1955年4月5日,他宣布辞职。 ⑤退休生活远不是轻松愉快的。邱吉尔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流露出内心的感情:“我一方面由于不再 职而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每逢看到国际上某个重要的外交会议竟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照开不误时, 便产生一种剥夺得一丝不挂的感觉” ⑥1958年,尼克松在访问伦敦期间,特地前往邱吉尔的寓所拜访。当他进屋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八十四岁高龄的邱吉尔躺在一张斜椅上,眼睛半开半闭,一副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模样。他的声音颤抖。 问候声轻得几乎听不见了。这时,他艰难地伸手拿了一杯白兰地酒,一饮而尽。不一会儿,这位已经是风 残年的老人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眼神恢复了,口齿也清楚了,显得精神焕发,居然和尼克松滔滔不绝 地整整讨论了一小时国际形
○3 那种对竞争对手动辄咬牙切齿、不惜背后使绊的行为,只是一种街头混混的做法,那样做的人不可 能有大出息。苦大仇深是被压迫阶级的形象,咬牙切齿也是失败者的姿态,如何对待你的敌人,不仅是心 胸的表现,也会暴露你的处境。 ○4 竞争,就是把我们和对手一起放在天平的两端,互相衡量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对手,天平就 会失衡,而我们自身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凭据。所以,不要把你的对手当作芒刺,当作和你争夺奶酪的敌人。 而应该想想,对手若没有一定的分量,有怎能成为你的对手。针锋相对,只能走向狭隘;放开胸襟,拥抱 对手,才是自信、自尊的风度! 5.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 分) 6.你认为应该如何划分第○1 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2 分) 7.请你说说第○2 段和第○3 段之间的关系。(3 分) 8.请另举一例说明“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双方最辉煌的时候”(3 分) 9.在你的周围是否存在竞争对手?你是怎样对待的?(如果牵涉到对方姓名一律用“××”代替)(3 分) 【二】 (12 分) ○1 1945 年 7 月 25 日,邱吉尔参加波茨坦会议后,匆匆赶回伦敦,等候英国战后首次大选揭晓。然而, 选举结果对邱吉尔来说,不啻晴天霹雳:他代表的保守党败北,工党领袖克门特·艾德礼当选为新首相。 ○2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邱吉尔一下子跌坐在椅子里,苦苦思索着。为什么一旦赢得了和平,战 时杰出的领袖就会被人民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妻子安慰道:“这也许会因祸得福吧。” 邱吉尔回答:“看 来目前福运全被笼罩了。” ○3 人们都推测邱吉尔将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可是,他不甘失败,雄心依旧,继续当了六年反对党领 袖。1951 年 10 月,保守党东山再起,邱吉尔再度出任首相。 ○4 邱吉尔重新执政时,年已七十六岁。人们认为,他会把权力移交给比他年轻二十三岁的安东尼·艾 登。不料他嗜权如命,一再拖延退休日期。起先说等到伊丽沙白女王加免冠礼后,接着说要等到开完日内 瓦会议。几年过去了,邱吉尔仍然稳坐在唐宁街十号。终于,他的健康日益衰退,再加上舆论的压力,他 只好自我解嘲说:“我老了,要退休了,安东尼也不会长生不老。”1955 年 4 月 5 日,他宣布辞职。 ○5 退休生活远不是轻松愉快的。邱吉尔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流露出内心的感情:“我一方面由于不再 任职而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每逢看到国际上某个重要的外交会议竟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照开不误时, 便产生一种剥夺得一丝不挂的感觉”。 ○6 1958 年,尼克松在访问伦敦期间,特地前往邱吉尔的寓所拜访。当他进屋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八十四岁高龄的邱吉尔躺在一张斜椅上,眼睛半开半闭,一副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模样。他的声音颤抖。 问候声轻得几乎听不见了。这时,他艰难地伸手拿了一杯白兰地酒,一饮而尽。不一会儿,这位已经是风 烛残年的老人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眼神恢复了,口齿也清楚了,显得精神焕发,居然和尼克松滔滔不绝 地整整讨论了一小时国际形势
⑦尼克松起身告辞时,邱吉尔一定要送到门口。他挣扎着站起来,在两名助手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朝 门口走去。门打开了,记者蜂拥而上,照相机和电视摄影机的闪光灯发出的强烈灯光,照得他们无法睁眼, 这时,邱吉尔反应敏捷,一把推开助手,昂首挺立,目光灼人,举起右手伸出两指,做了个象征胜利的“v 手势。 在摄象机前,邱吉尔这颗老牌明星依旧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无怪乎尼克松赞叹道:“高龄可以 征服他的身体,但绝对征服不了他的气概。” 10.文章第4节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章第5节划线句应怎样理解?(2分) 12.文章第7节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3.文中的邱吉尔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4.你从邱吉尔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三】(10分)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 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 万公里。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 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 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 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 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 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 步,三思而后行。 ④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 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 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 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 鼠窜而去。 ⑤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 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
○7 尼克松起身告辞时,邱吉尔一定要送到门口。他挣扎着站起来,在两名助手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朝 门口走去。门打开了,记者蜂拥而上,照相机和电视摄影机的闪光灯发出的强烈灯光,照得他们无法睁眼, 这时,邱吉尔反应敏捷,一把推开助手,昂首挺立,目光灼人,举起右手伸出两指,做了个象征胜利的“v” 字手势。 ○8 在摄象机前,邱吉尔这颗老牌明星依旧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无怪乎尼克松赞叹道:“高龄可以 征服他的身体,但绝对征服不了他的气概。” 10.文章第 4 节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 分) 11.文章第 5 节划线句应怎样理解?(2 分) 12.文章第 7 节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13.文中的邱吉尔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14.你从邱吉尔身上学到了什么?(2 分) 【三】 (10 分)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 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 情。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 万公里。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 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 强的生命力。1970 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 1936 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 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 34 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 150 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 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 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 步,三思而后行。 ④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 一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 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 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 鼠窜而去。 ⑤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 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
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 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5、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2分) 16、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举出三种)(4分) 17、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燕鸥特点的句子是:(2分) 18、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2分) 【四】(9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 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①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若士必怒( )③长跪而谢之曰(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 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_的精神。(2分) 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 呢?(2分) 三、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 (27)4×9=(36) 5×9=(45) 6×9=(54) 9=(62) 当这名同学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 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写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 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 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5、 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2 分) 16、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举出三种)(4 分) 17、 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燕鸥特点的句子是:(2 分) 18、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2 分) 【四】 (9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 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 分) ○1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2 若.士必怒( ) ○3 长跪而谢.之曰( ) 20.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 ,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2 分) 2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 呢?(2 分) 三、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 (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这名同学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 :“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 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写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 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卷 (30分)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本词上阙描写了什么景色?下阙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语文综合运用(13分) 1.(3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作为校园的主人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拟一条提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标语(1分) ②从你们班的实际出发策划一次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2分) 2.(2分)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敏看见后 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是起来,扔 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①王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分) ②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1分) 3.(4分)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 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 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B 卷 (30 分)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4 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本词上阙描写了什么景色?下阙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2 分)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 分) 二、语文综合运用(13 分) 1.(3 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作为校园的主人,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拟一条提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标语(1 分) ○2 从你们班的实际出发策划一次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分) 2.(2 分)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敏看见后 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是起来,扔 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 王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 分) ○2 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1 分) 3.(4 分)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 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 达意的情况。 ○1 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