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它是基于从光源辐 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 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 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装置 M 285.2nm 空气阴极灯 单色光器光电检测器记录指示 原子化器 乙炔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它是基于从光源辐 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 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 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原理
吸收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称 为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所 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激发态E=E0+加 E (第一激发态) 吸收→h和v发射 基态 基态 描述方法 谱线波长A0 谱线形状44(半宽度、线宽) 而6/2 谱线强度I 与分子光谱有很大差别!
吸收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称 为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所 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优点: 1检出限低火焰法-ng/ml级;非火焰法-10-10-1014g 2准确度高在一般条件下,其相对误差约在1-3%之间。 火焰法<1%;非火焰法约在3%-5% 3选择性好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产生干扰 4测量元素广可适用于七十多种元素的痕量测定。 5操作便利 缺点: 每测一个元素要使用一个(空心阴极)灯、麻烦 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
优点: 1.检出限低 火焰法- ng/ml级;非火焰法- 10-10 - 10-14g 2.准确度高 在一般条件下,其相对误差约在1-3%之间。 火焰法<1%;非火焰法约在3% - 5% 3.选择性好 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产生干扰 4.测量元素广 可适用于七十多种元素的痕量测定。 5.操作便利 缺点: 每测一个元素要使用一个(空心阴极)灯、麻烦 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