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药中占绝大部分的是植物药材。 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和 制剂532种,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为464种, 占87.2%。 《中药大辞典》记载药物5767种,植 物药4773种,占82.8%
绪 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药中占绝大部分的是植物药材。 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和 制剂532种,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为464种, 占87.2%。 《中药大辞典》记载药物5767种,植 物药4773种,占82.8%
书 籍 总味数(种数) 植物药数 占% 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365 味 252 69 新修本草(唐 659 年) 844 味 600 71 证类本草(宋 1090 年) 1518 味 1122 74 本草纲目(明 1590 年) 1897 味 1106 58 (1978 年) 中药学教材(1984 年) (1995 年) 500 味 407 味 484 味 395 333 404(动 54、矿 26) 79 81.8 83 .5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 年) 12772 11118 87 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 年) 13268 11471 86 中华本草(1999 年) 8980 味 7815 味(矿 114、动 1051) 87.4
书 籍 总味数(种数) 植物药数 占% 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365 味 252 69 新修本草(唐 659 年) 844 味 600 71 证类本草(宋 1090 年) 1518 味 1122 74 本草纲目(明 1590 年) 1897 味 1106 58 (1978 年) 中药学教材(1984 年) (1995 年) 500 味 407 味 484 味 395 333 404(动 54、矿 26) 79 81.8 83 .5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 年) 12772 11118 87 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 年) 13268 11471 86 中华本草(1999 年) 8980 味 7815 味(矿 114、动 1051) 87.4
绪 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概念: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 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 植物的一门科学。 ⚫地位: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承前启后的课
绪 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概念: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 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 植物的一门科学。 ⚫地位: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承前启后的课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 任务: (一)研究中药的原植物种类,解决影响中 药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 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 证来源真实
一、药用植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 任务: (一)研究中药的原植物种类,解决影响中 药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 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 证来源真实
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 中药的多源性 对常用中药534味(根据《中华本草·精选 本》)进行统计,单源者(297味)占55.6%; 两源者73味,占13.7%;多源者164味,占 30.7%。两源和多源共有237味,共占44.4%。 (其中植物药454味,单源256,两源59,多源 139,合计多源198味,占43.6%) 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源者也占27.6%。 有限多源性药材的形成——亲缘关系相近, 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 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
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 中药的多源性 对常用中药534味(根据《中华本草·精选 本》)进行统计,单源者(297味)占55.6%; 两源者73味,占13.7%;多源者164味,占 30.7%。两源和多源共有237味,共占44.4%。 (其中植物药454味,单源256,两源59,多源 139,合计多源198味,占43.6%) 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源者也占27.6%。 有限多源性药材的形成——亲缘关系相近, 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 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