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3.2 教案编写时间:2013.1 课程名称 草坪植物病害 课程编号101C1013 学分2.5 课型 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 总学时 讲课:28学时: 实验:15学时:实习: 学时 任课教师 胡春艳 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草业专业本科生 基本教材和 草坪技术手册草坪保护,徐秉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资 料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中国农业植物病害,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植物病害诊断,陆家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和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采用理论教 要求 学、实验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 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草坪植物病害 病原鉴定、病害诊断及防治的正确方法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3.2 教案编写时间:2013.1 课程名称 草坪植物病害 课程编号 101C1013 学 分 2.5 课型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总学时 讲课:28 学时; 实验: 15 学时; 实习: 学时 任课教师 胡春艳 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草业专业本科生 基本教材和 主要参考资 料 草坪技术手册-草坪保护,徐秉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中国农业植物病害,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植物病害诊断,陆家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和 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采用理论教 学、实验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 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草坪植物病害 病原鉴定、病害诊断及防治的正确方法
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桔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理解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2.理解和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特征及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进解旺能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感 染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重点 1.植物病害定义 难点 病害与机械伤害的区别 理解病事一角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 教学环节: 法、捕助手段、 组织教学:自我介绍,点名查到。 生互动、时间分配 课堂讲述:1.介绍开设和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板书设计) 2进林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病原、病原物的定义。 3.讲述病害形成的基本因素(病害 4 讨论:病害与虫害、机械伤害的区别 讲述植物病害的分类。6.讲述植物病害的症状 布置作业 内容及酒计 产和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三)植物病害的特点 1.什么是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与机械伤害的区别 3.病害因子分析 (1)植物病原的定义 (2)植物病原的类型:1.病原物,2.不良环境条件 (3)植物病害形成的基本因素:病害三角 4.植物病害的类型 5.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症状的概念 (2)症状的类型及其特点: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 蔫、畸形。病征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 物 作业布置 1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常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 1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理解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2. 理解和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特征及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3. 讲解既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感 染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重点 难点 1. 植物病害定义 2. 病害与机械伤害的区别 3. 理解病害三角 教学进程(含课堂 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辅助手段、师 生互动、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讨论 教学环节: 一. 组织教学:自我介绍,点名查到。 二. 课堂讲述:1. 介绍开设和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2. 讲述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病原、病原物的定义。 3. 讲述病害形成的基本因素(病害三角)。 4. 讨论:病害与虫害、机械伤害的区别。 5. 讲述植物病害的分类。6. 讲述植物病害的症状 三.布置作业 内容及版面设计: 第一章 绪论 (一)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 草坪植物生产和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三) 植物病害的特点 1. 什么是植物病害 2. 植物病害与机械伤害的区别 3. 病害因子分析 (1)植物病原的定义 (2)植物病原的类型:1.病原物,2.不良环境条件 (3)植物病害形成的基本因素:病害三角 4. 植物病害的类型 5. 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症状的概念 (2)症状的类型及其特点: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 蔫、畸形。病征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 物 作业布置 1.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症状类型? 2. 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堂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2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 第一节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一)古曲的船姓状。(一、古曲的生迁电。三)古黄的公米和命多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真菌的营养体、繁殖体类型、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和生活史类型。 2. 了解真菌的分类地位,掌握真菌分类命名原则。 重点 1. 真菌营养体的变态结构(菌核、子座、菌索):真菌有性和无性孢子 难占 果和询子的类型及形成过程:直黄的生活中举型及直菌的多刑性」 2. Ains o山真菌分类系统,5个亚门真南主要特征 真菌专化型、 生 理小种的概念 教学进程(含课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提问 堂数学内容、教 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学方法、辅助手王 ,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师生石动 进新课:1讲述真菌一般性状 时间分配、板 井述真菌的生活史 设计) 讲述真菌的分类命名原则。 四.布置作业 内容及版面设计: 算二节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真茵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 2.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类型 3.有性生殖及有性孢子类型 (二)真菌的生活史 .定义 2.真菌生活史的5种类型 3.真菌的多型性与转主寄生 (三)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1,真菌的分类地位 worth真菌分类系统: 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分类依据 真菌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1真菌是如何繁殖的? 2.思考直菌的多型性与话应性的关系 3.植物病原真菌是如何分类、命名的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常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 2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二)真菌的生活史;(三)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真菌的营养体、繁殖体类型、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和生活史类型。 2. 了解真菌的分类地位,掌握真菌分类命名原则。 重点 难点 1. 真菌营养体的变态结构(菌核、子座、菌索);真菌有性和无性孢子 果和孢子的类型及形成过程;真菌的生活史类型及真菌的多型性。 2. Ainsworth 真菌分类系统,5 个亚门真菌主要特征;真菌专化型、生 理小种的概念。 教学进程(含课 堂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辅助手 段、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板书 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提问 教学环节:一. 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二.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三. 讲述新课:1.讲述真菌一般性状。 2. 讲述真菌的生活史。 3. 讲述真菌的分类命名原则。 四.布置作业。 内容及版面设计: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 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 2. 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类型 3. 有性生殖及有性孢子类型 (二)真菌的生活史 1. 定义 2. 真菌生活史的 5 种类型 3. 真菌的多型性与转主寄生 (三)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1. 真菌的分类地位 2. Ainsworth 真菌分类系统;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分类依据 3. 真菌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1. 真菌是如何繁殖的? 2. 思考真菌的多型性与适应性的关系。 3. 植物病原真菌是如何分类、命名的?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堂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3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第二节草坪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二)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三)子囊南亚门重要属的特征(四)担子南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五)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第三节真菌病害的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中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相关的重要病原真菌属的特征和 致病特点。 重点 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相关的重要病原真菌属的特征和致病特点」 教学进程(含课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 课堂提问 教学内容、教学方 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法、辅助手段、配 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生互动、时间分配 讲述新课:课堂讲述:1讲述静毛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功 板书设计) 讲述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 鉴别要点 讲述子囊茵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4.讲述担子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5.讲述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6.讲述真菌病害的特点。 四。布置作 内容及版面设计: 第二节草坪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白锈茵 属等。 (二)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根霉菌属 (三)子囊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白粉菌属、核盘菌属、香柱菌属等 (四)担子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柄锈茵属、单胞锈菌属、黑粉菌属 条黑粉菌属。 (五)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镰孢霉属、德氏霉属、轮枝孢属、 丝核菌属、小核菌属、壳二孢属、壳针孢属。 第三节真南病害的特点 1. 症状:症状以坏死和腐烂居多,发病初期变色情况也多见。在条件 适宜时多可在病部看到明显的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 特征性结构。2.侵染传播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各亚门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有关的属主要有哪些? 真菌病害的特点?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堂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 3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草坪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二)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三)子囊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四)担子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五)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 第三节 真菌病害的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中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相关的重要病原真菌属的特征和 致病特点。 重点 难点 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相关的重要病原真菌属的特征和致病特点。 教学进程(含课堂 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辅助手段、师 生互动、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提问 教学环节:一. 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二.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三. 讲述新课:课堂讲述:1.讲述鞭毛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 要点。 2. 讲述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3. 讲述子囊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4. 讲述担子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5. 讲述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 6. 讲述真菌病害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内容及版面设计: 第二节 草坪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白锈菌 属等。 (二)接合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根霉菌属 (三)子囊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白粉菌属、核盘菌属、香柱菌属等。 (四)担子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柄锈菌属、单胞锈菌属、黑粉菌属、 条黑粉菌属。 (五)半知菌亚门重要属的特征:镰孢霉属、德氏霉属、轮枝孢属、 丝核菌属、小核菌属、壳二孢属、壳针孢属。 第三节 真菌病害的特点 1. 症状:症状以坏死和腐烂居多,发病初期变色情况也多见。在条件 适宜时多可在病部看到明显的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 特征性结构。2. 侵染传播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1. 各亚门与牧草和草坪植物病害有关的属主要有哪些? 2. 真菌病害的特点? 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检测 课堂提问、课后习题
教案(课时备课) 第4次课2学时 课目、课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第四章植物病毒 (一)定义:(二)一般性状 教学目的1.了解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形态结构及其繁殖、传播和侵染的方式。 和要求 了解原核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分类方法 掌握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致病特点。 了解病毒这种分子寄生物的性质、结构、组成、理化特性及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病毒侵染传 播的方式。 香古 细菌病害的特点。 难点 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提问 (含课堂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教学内 二。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容、教学 讲述新课:1,讲述原核生物的定义及分类地位。2。讲述原核生物形态结构、繁殖、变异 方法 及生理特征。3.讲述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重要属的特征。4.讲述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助手段、 井述病毒定义及一般性状。四。布置作业 师生互 内容及版面设计: 动、时间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分配、板 (一)原核生物的定义:含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等。 书设计)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细菌由黏质层、细胞壁、细胞质膜、原生质和核质等组成。(1)球状、杆状、螺 旋状。(2)周鞭、极鞭。(3)质粒。(4)革兰氏染色。 2.繁殖和变异:裂殖、芽殖,易发生变异。 3.生理特征:细菌多数可人工培养,少数为维管束难养菌:植原体不能人工培养。 (三)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四)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2.厚壁菌门:棒形杆菌属 (五)原核生物病苦的特点 第四章植物病毒 (一)病盏定义 (二)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1.形态:杆状、线状、球状:联体病毒、多分体病毒。2.结构: 杆状、线状病毒是空心的、核酸链螺旋状,空隙处镶嵌蛋白质亚基。3.理化特性:钝 化温度、稀释限点、体外存活期、核酸性质、核酸链数目。4.植物病毒的复制增殖。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1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2革兰氏染色对细菌分类、鉴定的作用? 3病的水西? 主要参考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资料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课后习题 检测
教案(课时备课) 第 4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 题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四章 植物病毒 (一)定义;(二)一般性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 了解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形态结构及其繁殖、传播和侵染的方式。 2. 了解原核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分类方法。 3. 掌握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致病特点。 4. 了解病毒这种分子寄生物的性质、结构、组成、理化特性及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病毒侵染传 播的方式。 重点 难点 细菌病害的特点。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师生互 动、时间 分配、板 书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提问 教学环节:一. 组织教学:点名查到。 二.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巩固情况。 三.讲述新课:1. 讲述原核生物的定义及分类地位。2. 讲述原核生物形态结构、繁殖、变异 及生理特征。3. 讲述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重要属的特征。4. 讲述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5. 讲述病毒定义及一般性状。四.布置作业 内容及版面设计: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原核生物的定义:含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等。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1. 形态结构:细菌由黏质层、细胞壁、细胞质膜、原生质和核质等组成。(1)球状、杆状、螺 旋状。(2)周鞭、极鞭。(3)质粒。(4)革兰氏染色。 2. 繁殖和变异:裂殖、芽殖,易发生变异。 3. 生理特征:细菌多数可人工培养,少数为维管束难养菌;植原体不能人工培养。 (三)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四)草坪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 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 2. 厚壁菌门:棒形杆菌属 (五)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 第四章 植物病毒 (一) 病毒定义 (二)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1. 形态:杆状、线状、球状;联体病毒、多分体病毒。2. 结构: 杆状、线状病毒是空心的、核酸链螺旋状,空隙处镶嵌蛋白质亚基。3. 理化特性:钝 化温度、稀释限点、体外存活期、核酸性质、核酸链数目。4. 植物病毒的复制增殖。 教具应用:挂图演示 作业布置 1. 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2. 革兰氏染色对细菌分类、鉴定的作用? 3. 病毒的本质? 主要参考 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教学效果 检测 课堂提问、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