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异国在对外贸易中进口 商品价格总水平与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 之同的比价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总指数进口 价格总指数 3人·易条件指数大一,表示该国贸易条 件有利或改善;反之,为不利或恶化
八、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异国在对外贸易中进口 商品价格总水平与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 之间的比价。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总指数/进口 价格总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大于一,表示该国贸易条 件有利或改善;反之,为不利或恶化
第二节 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二节 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 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 ◆1776年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 ◆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效率各不相同,强调国 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高于其他任 何国家同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时,这个国家在 这一产品的生产上享有绝对优势 ◆各国应专门生产其享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 后通过贸易用这些产品换回其他国家生产的 产品,两国均可从贸易中获益。(绝不要自 己生产能以更低价格从其他国家购买来的产
一、绝对成本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 -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 1776年Adam.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 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效率各不相同,强调国 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高于其他任 何国家同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时,这个国家在 这一产品的生产上享有绝对优势 各国应专门生产其享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 后通过贸易用这些产品换回其他国家生产的 产品,两国均可从贸易中获益。(绝不要自 己生产能以更低价格从其他国家购买来的产 品)
二、比较成本理论 ( Comparative Advantage)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1871年 David ricardo在《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一书中提出 ◆一个国家应专门从事其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 生产,而从其他国家购买其生产效率并非最 高的产品,即使其自身生产所购产品的效率 比出口国 ◆自由贸易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因为 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条件下的潜在世界产量大 于限制性贸易条件下的产量 ◆为鼓励自由贸易提供了根本依据
二、比较成本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1871年David Ricardo在《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一书中提出 一个国家应专门从事其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 生产,而从其他国家购买其生产效率并非最 高的产品,即使其自身生产所购产品的效率 比出口国高 自由贸易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因为 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条件下的潜在世界产量大 于限制性贸易条件下的产量 为鼓励自由贸易提供了根本依据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919年和93分别由瑞典经济学写个 Heckscher和 Ohlin提出 ◆比较优势源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不同 ◆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非生 Y8率的差异决定的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自然拥有的土地、劳 动力和资本的数量 ◆一个国家某种要素的拥有量越丰富,其成本 就越低,该国就出口相关产品,而进口本国 要素匮乏的那些产品 ◆自由贸易是有利的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919年和1933年分别由瑞典经济学家 Hechscher和Ohlin 提出 比较优势源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不同 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非生产 率的差异决定的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自然拥有的土地、劳 动力和资本的数量 一个国家某种要素的拥有量越丰富,其成本 就越低,该国就出口相关产品,而进口本国 要素匮乏的那些产品 自由贸易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