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 阵地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 ◼ 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 阵地
陈独秀(18801942) 皖怀宁人,出身“书香门弟”, 十七岁参加县考中秀才,但厌 恶旧八股,醉心于新学问而东 渡日本留学。 1902年入留日学生团体“青年 会”,1903年回上海与章士钊 等人办《国民日报》
陈独秀(1880——1942) ◼ 皖怀宁人,出身“书香门弟”, 十七岁参加县考中秀才,但厌 恶旧八股,醉心于新学问而东 渡日本留学。 ◼ 1902年入留日学生团体“青年 会”,1903年回上海与章士钊 等人办《国民日报》
《新青年》 车离 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A4 n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 输入西方文明 HI:fct 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 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
《新青年》 ◼ 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 ◼ 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 输入西方文明 ◼ 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 宣扬西方的文化观念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 具有深远的影响。 19101917年留学美 国,1915年由康奈尔大 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院,随杜威研究哲学,深 受其影响
胡适(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 具有深远的影响。 ◼ 1910—1917年留学美 国,1915年由康奈尔大 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院,随杜威研究哲学,深 受其影响
1916年10月,在致陈独秀信中胡适首 次用了“文学革命”一词 信曰:“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 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 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 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不避俗语俗字
◼ 1916年10月,在致陈独秀信中胡适首 次用了“文学革命”一词 ◼ 信曰:“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 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 ◼ 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 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不避俗语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