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位原子与配位数 中山大學的 SUN YAT-SEN UNIVERSITY 配合物CN.配合物C.N.配合物 CN [Ag(NH3)21* 2 [CuCl4l4 [Pt(en)2l 2×2 [- 3 [Fe(CN)613- 6 [Ca(EDTA)12-6 Lm:镯系元素8 配位数和配体个数?N Coordination num ber c.n.H - CH 2-12
配合物 C.N. 配合物 C.N. 配合物 C.N. [Ag(NH3 )2 ] + 2 [CuCl4 ] ‒ 4 [Pt(en)2 ] 2+ 4 2×2 [CuCl3 ] 2‒ 3 [Fe(CN)6 ] 3‒ 6 [Ca(EDTA)]2‒ 6 [Ln(H2O)8 ] 3+ Ln:镧系元素 8 配位数和配体个数 ? 2 配位原子与配位数 2-12 Coordination number C.N
配位数的大小规律 中山大學的 SUN YAT-SEN UNIVERSITY (1)中心离子(原子)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大,外层 电子空轨道越多,CN越大 例如: Pt2与Pt+ [Ptcl412- [Ptci6]2- Ni Cu Zn Ag与cu2+[Ag(NH3)2]*【cu(NH3)d]2+ Pd Ag Cd Pt Au Hg 中心离子第二周期最大配位数4[BF4l 中心离子第三、四周期最大配位数6[AF6 中心离子第五、六周期最大配位数10
(1)中心离子(原子)电荷数越高,半径r越大,外层 电子空轨道越多,C.N.越大 例如: Pt2+与Pt4+ [PtCl4 ] 2- [ PtCl6 ] 2- Ag+与Cu2+ [Ag(NH3 )2 ] + [Cu(NH3 )4 ] 2+ 中心离子第二周期 最大配位数4 [BF4 ] - 中心离子第三、四周期 最大配位数6 [AlF6 ] 3- 中心离子第五、六周期 最大配位数10 配位数的大小规律 Ni Cu Zn Pd Ag Cd Pt Au Hg
(2)配体半径r越小CN越大 IAIF I与AC4 (3)配合物生成条件: 配体浓度越高、温度越低,配位数越大 Fe++xscN-=Fe(Ncs) 1(x-3) 温度越高,配位数越低(加速配合物离解)
(2)配体半径r 越小 C.N.越大 (3)配合物生成条件: 配体浓度越高、温度越低,配位数越大 ( ) ( ) 1 6 Fe SCN [Fe NCS ] 3 X 3 = − + = + − − − x x x 温度越高,配位数越低(加速配合物离解) [AlF6 ] 3‒与[AlCl4 ] ‒
2、4、6常见配位数 中山大學的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near Square planar Tetrahedral Octahedral
2、4、6常见配位数
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特征配位数 特征配位数 金属离子 实例 2 Agt Cu* Au* [Ag(NH3)2 [Cu(CN)2I- Pt2+ Cu2+ Zn2+ [PtCl2(NH3)21 Hg2+Co +Ni2+ [Cu(NH3)4-fIZncI Pb2+ [Hgl4--[Cocl4] [Ni(CN)4]2- 6 Fe2+ Fe 3t cot [Fe(CN)6] [FeF6 Pt2+ Cr3+ AlB+ [Co(NH316]*[Pt(NH3)61 [Cr(NH3)613* [AIF61
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特征配位数 特征配位数 金属离子 实例 2 Ag+ Cu+ Au+ [Ag(NH3 )2 ] + [Cu(CN)2 ] − 4 Pt2+ Cu2+ Zn2+ Hg2+ Co2+ Ni2+ Pb2+ [PtCl2 (NH3 )2 ] [Cu(NH3 )4 ] 2+ [ZnCl4 ] 2− [HgI4 ] 2− [CoCl4 ] 2− [Ni(CN)4 ] 2− 6 Fe2+ Fe3+ Co3+ Pt2+ Cr3+ Al3+ [Fe(CN)6 ] 4− [FeF6 ] 3− [Co(NH3 )6 ] 3+ [Pt(NH3 )6 ] 2+ [Cr(NH3 )6 ] 3+ [AlF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