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A1题型(1891~1957) 1891.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约为(易,记忆) A.100天 B.110天 C.120天 D.90天 E.130天 1892.影响红细胞生成最主要的激素是(易,记忆) A.睾丸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1893.最易影响个体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因素是:(中,理解) A.年龄的增长 B.大量失血早期引起的全身血液总容量的减少 C.季节差异 D.全身血浆容量的明显增多或减少 E.生活居住地 *1894.循环血液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中,理解)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895.关于造血干细胞(HSC)不正确的是(难,理解)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A1 题型(1891~1957) 1891.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约为(易,记忆) A.100 天 B.110 天 C.120 天 D.90 天 E.130 天 1892.影响红细胞生成最主要的激素是(易,记忆) A.睾丸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1893.最易影响个体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的因素是:(中,理解) A.年龄的增长 B.大量失血早期引起的全身血液总容量的减少 C.季节差异 D.全身血浆容量的明显增多或减少 E.生活居住地 *1894.循环血液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中,理解) A. 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895.关于造血干细胞(HSC)不正确的是(难,理解)
A.由胚胎期卵黄囊的中胚层细胞衍生而来 B.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 C.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 D.根据机体造血情况的改变其数量也可改变 E.当进入分化增殖时,其自我更新能力下降 *1896.骨髓穿刺术的禁忌症(易,应用) A.体温>39.5℃ B.神智不清 C.皮肤、粘膜出血点 D.血友病 E.骨骼疼痛 1897.恶性肿瘤合并白细胞增多的可能机制不包括(易,理解) A.肿瘤组织坏死产物刺激 B.恶性肿瘤骨髓转移使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受损 C.某些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 D.化疗及放射治疗反应 E.合并感染 1898.按血红蛋白量进行贫血程度分级正确的是(易,记忆) A.极重度贫血<30g/L B.重度贫血6030g/L C.中度贫血9060g/L D.轻度贫血正常参考值低限至90g/L E.以上均是 1899.关于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易,记忆) A.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临床上诊断贫血以血红蛋白最为可靠,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指标
A.由胚胎期卵黄囊的中胚层细胞衍生而来 B.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 C.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 D.根据机体造血情况的改变其数量也可改变 E.当进入分化增殖时,其自我更新能力下降 *1896.骨髓穿刺术的禁忌症(易,应用) A.体温>39.5℃ B.神智不清 C.皮肤、粘膜出血点 D.血友病 E.骨骼疼痛 1897.恶性肿瘤合并白细胞增多的可能机制不包括(易,理解) A.肿瘤组织坏死产物刺激 B.恶性肿瘤骨髓转移使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受损 C.某些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 D.化疗及放射治疗反应 E.合并感染 1898.按血红蛋白量进行贫血程度分级正确的是(易,记忆) A.极重度贫血<30g/L B.重度贫血 60~30g/L C.中度贫血 90~60g/L D.轻度贫血 正常参考值低限至 90g/L E.以上均是 1899.关于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易,记忆) A.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 (RBC) 计数及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B.临床上诊断贫血以血红蛋白最为可靠,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指标
C.须综合年龄、性别和长期居住地的海拔高度以及是否存在引起血液浓缩或稀释的因素等进 行诊断 D.男性H<120g/L,女性<110g/L,孕妇<110g/L E.男性Hb<110g/L,女性<100g/L,孕妇<90g/L 1900.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易,记忆) A.铁摄入减少 B.慢性失血致铁丢失过多 C.铁吸收障碍 D.铁需求增加 E.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 901.最能反映体内贮存铁的实验室检查是(易,记忆) A.血清铁 B.血清总铁结合力 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 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 1902.对确定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的是(易,记忆) A.血清铁减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D.骨髓贮存铁缺乏(骨髓细胞外铁阴性) E.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 1903.缺铁性贫血的铁剂治疗(中,理解) A.加大口服铁剂剂量以增加铁的吸收 B.高铁化合物比低铁化合物易于吸收 C.用药至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后停药 用药至补足贮存铁后停药
C.须综合年龄、性别和长期居住地的海拔高度以及是否存在引起血液浓缩或稀释的因素等进 行诊断 D.男性 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10g/L E.男性 Hb<110g/L,女性<100g/L,孕妇<90g/L 1900.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易,记忆) A.铁摄入减少 B.慢性失血致铁丢失过多 C.铁吸收障碍 D.铁需求增加 E.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 1901.最能反映体内贮存铁的实验室检查是(易,记忆) A.血清铁 B.血清总铁结合力 C.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 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 1902.对确定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的是(易,记忆) A.血清铁减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D.骨髓贮存铁缺乏(骨髓细胞外铁阴性) E.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 1903.缺铁性贫血的铁剂治疗(中,理解) A.加大口服铁剂剂量以增加铁的吸收 B.高铁化合物比低铁化合物易于吸收 C.用药至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后停药 D.用药至补足贮存铁后停药
E.一般以注射铁剂为首选 1904.巨幼细胞性贫血最主要的血液学特征是:(易,记忆) A.大细胞性贫血 B.骨髓内红系明显增生 C.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 D.骨髓内可见巨晚幼粒细胞和巨杆状核细胞 E.血小板正常 1905.下列哪项不是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的原因(易,应用) A.饮酒 B.热带腹泻 C.胃大部切除 D.苯妥英治疗 E.怀孕 1906.在严重恶性贫血哪一项实验室异常不会出现(中,理解) A.外周血有核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椭圆红细胞 D.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E.全血细胞减少 1907.下列哪条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易,记忆) A.全血细胞减少 B.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C.巨核细胞10~35个/片 D.正常细胞性贫血 E.骨髓内非造血细胞增多 1908.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易与下列哪种疾病混淆?(易,理解)
E.一般以注射铁剂为首选 1904.巨幼细胞性贫血最主要的血液学特征是:(易,记忆) A.大细胞性贫血 B.骨髓内红系明显增生 C.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 D.骨髓内可见巨晚幼粒细胞和巨杆状核细胞 E.血小板正常 1905.下列哪项不是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的原因(易,应用) A.饮酒 B.热带腹泻 C.胃大部切除 D.苯妥英治疗 E.怀孕 1906.在严重恶性贫血哪一项实验室异常不会出现(中,理解) A.外周血有核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椭圆红细胞 D.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E.全血细胞减少 1907.下列哪条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易,记忆) A.全血细胞减少 B.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C.巨核细胞 10~35 个/片 D.正常细胞性贫血 E.骨髓内非造血细胞增多 1908.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易与下列哪种疾病混淆?(易,理解)
A.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脾功能亢进 E.骨髓纤维化 1909.下列哪项指标提示有溶血病(易,应用) A.血清总胆红素24umol/L B.血红蛋白90g/L C.红细胞计数3.0×1012/L D.网织红细胞计数>5% E.白细胞计数10×10L 1910.确定红细胞破坏增加最直接而确实的检测方法是(易,记忆) A.红细胞形态观察 B.红细胞寿命测定 C.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 D.血清胆红素测定 E.尿中尿胆原量测定 1911.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生理性贫血?(中,记忆 A.新生儿血红蛋白110g/L B.婴幼儿血红蛋白110g/L C.儿童血红蛋白110g/L D.妊娠7个月血红蛋白105g/L E.妊娠8个月血红蛋白105g/L 1912.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中,理解) A.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大多是先天性或遗传性的 B.红细胞内在缺陷与膜、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红细胞内酶的缺陷有关 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大多是后天获得的,可能与免疫、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因素有关
A.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脾功能亢进 E.骨髓纤维化 1909.下列哪项指标提示有溶血病(易,应用) A.血清总胆红素 24umol/L B.血红蛋白 90g/L C.红细胞计数 3.0×1012/L D.网织红细胞计数>5% E.白细胞计数 10×109 /L 1910.确定红细胞破坏增加最直接而确实的检测方法是(易,记忆) A.红细胞形态观察 B.红细胞寿命测定 C.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 D.血清胆红素测定 E.尿中尿胆原量测定 1911.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生理性贫血?(中,记忆) A.新生儿血红蛋白 110g/L B.婴幼儿血红蛋白 110g/L C.儿童血红蛋白 110g/L D.妊娠 7 个月血红蛋白 105g/L E.妊娠 8 个月血红蛋白 105g/L 1912.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中,理解) A.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大多是先天性或遗传性的 B.红细胞内在缺陷与膜、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红细胞内酶的缺陷有关 C.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大多是后天获得的,可能与免疫、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