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我国于1974年召开了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总结了 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春全 国植保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植保工作方针。 n 指出“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 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 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 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
n 我国于1974年召开了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总结了 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春全 国植保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植保工作方针。 n 指出“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 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 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 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
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 n (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 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 n (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 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 染环境。 n (三)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 许水平之下。 n (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 济、简便、有效的准则
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 n (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 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 n (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 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 染环境。 n (三)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 许水平之下。 n (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 济、简便、有效的准则
n 1986年11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 保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 合防治学术讨论会。 n 提出综合防治的含义是: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 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 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 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 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益”
n 1986年11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 保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 合防治学术讨论会。 n 提出综合防治的含义是: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 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 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 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 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益”
二、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综合治理的原则
n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 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植物生产过程中,都要有 计划地应用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 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为 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 n 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 识的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n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 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植物生产过程中,都要有 计划地应用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 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为 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 n 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 识的加强自然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