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血栓、栓塞、梗死 一、血栓 目的:通过对血栓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和挂图的观察,明确血栓的形 态表现,发生机制,血栓和死后凝血块的区别。 材料: 标本:马肝静脉血栓、马肠系膜动脉瘤的血栓、猪丹青心内膜炎血栓、 肺静脉血栓、鸡脂样凝血块。 切片:肺静脉混合血栓(观察), 观察: 血栓可分为红血栓、白血栓和混合性血栓,红血栓呈暗红色血块,由血 液的所有成分组成。镜检可见在纤维蛋白的肉网眼中充满红细胞和白细胞: 白血栓呈黄色或灰白色,形状不一,在心瓣膜上呈疣状。在心室腔呈分层片 状,而在心耳则呈息肉状,血小板团块为红染的细颗粒样物质,在血小板团 块或小梁之间有网状的纤维蛋白和白细胞,相互呈层状排列(图2-1、图2 2、图2-3)。 图21混合血栓10×4H 10
图2-2混合血栓10×10E 图2-3混合血栓10×40HE 鸡脂样凝血,为家畜死后凝血块,必须与血栓加以区别, 血栓和死后血凝块的肉眼区别 区别项目 血栓 死后血凝块 光洋 暗而无光 有光洋 质地 脆 有弹性 与血管壁附者情况 牢固 不附者 撕下后血管壁情况 有损伤 无 附: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循环血液中出现过量的减 11
血酶引起微循环内广泛的形成微血栓,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或微血栓。根觅 所含成分,可分为血小板血栓、纤维素血栓等。微血栓多发生于肾、垂体、肾上腺、 肺、脑、胃肠等誉官,一般肉眼无法辯认。镜检可见,在小动脉和小静脉及毛细血管 甲,有一束或几束纤维素树罗有多少不一的红细胞而构成血栓,它可能完全阻塞或不完 全阻塞血管。有时也可看到仪有很小的纤维素,好似漂浮在血管内一样。在较大一些的 血管内可见纤维素恻组成团块状。本实验所观察的猪水肿病肺组织的切片系用PT八染色 (专为染纤维素),纤维蛋白呈蓝色,胶元纤维呈砖红色,在肺的小动脉,小静脉和支气 管动脉甲,肿泡毛细血管甲均可看到有纤维血栓形成,并树罗有红细胞。 二、栓塞 目的:通过组织切片和挂图的观察,明确栓子运行途径及栓塞对机体 的毙响。 材料: 切片:肾脂肪栓塞(示教) 观察: 有些栓子是病理产物(如血栓、脂肪、肿瘤细胞迁移),有些是病原 体(如寄生虫、细菌)或者是空气等。本实验的材料为家兔肾脏实验性脂肪 栓塞的切片。脂肪柱子在肾小球易见到。在石蜡切片里,由于脂肪球已经溶 解,只留下空泡,而在经过锇酸处理的切片里,脂肪球不会被溶解,而饿 酸能氧化不饱和脂肪酸,成为黑色不溶解物。 三、梗死 目的:通过观察梗死的挂图、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了解梗死的形态表 现及发生机制。 材料: 标本:马肾贫血性梗死、猪瘟肾出血性梗死、猪瘟脾出血性梗死 切片:肾出血性梗死(观察) 观察: 肾白梗死(贫血性梗死):眼观,典型者呈圆锥状,尖端指向肾门,底部 位于表血,呈三角形,梗死区颜色灰黄或灰白、干燥无光、质地较脆,整个 梗死区外周有一红色区带。镜检可见,梗死区的肾小管和肾小球细微结构已 不见,但其轮廓尚能辨认(图2-4、图2-5),梗死区外周有一明显的出血 带。 12
图2-4肾贫血性梗死10x40HE 肾小管细微结构消失,但轮廓尚在。 图25肾贫血性梗死10×40HE 肾小管细微结构消失,但轮廓尚在 肾红梗死(出血性梗死):肾表面呈现暗红色或红黄相间的区域,表面皇 三角形,养限清楚,常突出于表面。镜检可见,梗死区的肾小管和肾小球细 微结构(如细胞核)均已不见,但其轮廓尚能辨认,肾小管间如一片血海(图 2-6)。坏死的肾小球几乎为红细胞所充满(图2-7)。 13
图2-6肾出血性梗死10×40HE 肾小管间充满大量红细胞,如一片血海。肾小管和肾小球细微结构(如细胞核)均己不见,但 其轮席尚能辨认。 图2-7肾出血性梗死10×40HE 坏死的肾小球儿乎为红细胞所充满 脾的出血性梗死主要见于急性猪瘟,可在脾脏,特别是在边缘部位,看 到大小不一的、界限清楚的暗红色的肿块,并突出表面。镜检可见,梗死区 脾脏的正常结构已完全破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