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浴控制显色温度。 2.对品红试剂必须提纯后方可使用,否则,其中所含杂质会引起试剂空白值增高,使方法灵 度降低 、己有经提纯合格的0.2%对品红溶液出售。 。六价铬能使紫红色络合物褪色,产生负干扰,故应避免用硫酸一铬酸洗液洗涤所用玻璃器 4.四氯汞钾溶液为剧毒试剂,使用时应小心,如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使用过的废液 要集中回收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水浴控制显色温度。 2.对品红试剂必须提纯后方可使用,否则,其中所含杂质会引起试剂空白值增高,使方法灵 敏度降低。已有经提纯合格的 0.2%对品红溶液出售。 3.六价铬能使紫红色络合物褪色,产生负干扰,故应避免用硫酸-铬酸洗液洗涤所用玻璃器 皿。 4.四氯汞钾溶液为剧毒试剂,使用时应小心,如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使用过的废液 要集中回收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德旺等,《环境与发展导论》,中因环境科学出版社 2、Mihael keating,《、世纪之变 全球可持续发展蓝图》 中国环境科学出饭 3、国家环保局,《全国环境教有使用教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哪桂芬,《环境质量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因环境科学出版社 6、吴学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一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7、程胜高等,《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8、刘天齐等,《环境保护概论》, 人民教有出版社,1982 9、何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叶文虎等,《环境质量评价学》,高等教有出版社 11、因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侧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刘培相,《环境学概论》,高等敦有出版社 13、张世,《环境监测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 t,199 14、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保护1999.7 15、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1983 16、杨承义,《环境监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17、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 出版社,1997 19、 大卫。皮尔斯著,李巍等译,《绿色经济的蓝图 -衡量可特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饭社,1996 20、(关)J.K,奉勒著,蒋子刚等译,《标准参考物使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21、俞誉福等,《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22、国家环保局编,《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 23、(关)D.R.沃斯博尔内、P.伏格特著,胡正芝等译,《食品中营养素的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7 城杨维来等,(环境化学,高等教有出版社,991车第二板】 保护同 十项国家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和分析方法》,198 25、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食品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3 26、〔关1L敏林等,《碎与维生素C》。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7、金向海等,《家庭医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丁描等,《现代化学基础》第三册,化学工 业出版社1985 28、季,《微量元素铜与人体健康),自然杂志,1990,12 29、曲格平等,《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 30、察宏道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环境卫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1、严启之主编,《环境卫生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2、奚旦立等,《环境监测》,高等教有出版社,1997 3、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 学工业出版社 1996 34、吴银彪,《生物富集导致食品污染与危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0 35、万本态,《中国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一一环境保护》,1999,7 36、王變等,《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 37、曹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环境科学16卷4期
参考文献 1、田德旺等,《环境与发展导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Mihael keating,《、世纪之变 - -全球可持续发展蓝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国家环保局,《全国环境教育使用教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郦桂芬,《环境质量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吴学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7、程胜高等,《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8、刘天齐等,《环境保护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9、何 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叶文虎等,《环境质量评价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张世森,《环境监测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4、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保护 1999.7 15、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1983 16、杨承义,《环境监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17、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18、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9、大卫.皮尔斯著,李巍等译,《绿色经济的蓝图-衡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美〕J.K.泰勒著,蒋子刚等译,《标准参考物使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年 21、俞誉福等,《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22、国家环保局编,《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研究》,科学出版社,1993 23、〔美〕D.R.沃斯博尔内、P.伏格特著,胡正芝等译,《食品中营养素的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7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标准处,《十项国家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和分析方法》,1983 24、杨维荣等,《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二版 25、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食品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3 26、〔美〕L.鲍林等,《癌与维生素 C》,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7、金向涛等,《家庭医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丁镒等,《现代化学基础》第三册,化学工 业出版社,1985 28、季,《微量元素铜与人体健康》,自然杂志,1990,12 29、曲格平等,《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 30、蔡宏道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环境卫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1、严启之主编,《环境卫生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2、奚旦立等,《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3、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34、吴银彪,《生物富集导致食品污染与危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0 35、万本态,《中国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环境保护》,1999,7 36、王夔等,《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 37、曹磊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环境科学 16 卷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