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种优势度量 假设群体A、B之间杂交,A为父本、B为母本,产生杂种AB,则对 任一数量性状而言杂种优势即为AB杂种群体值超过A、B两个亲本 群体均值平均的部分,即 H yAB (A+yB) 在此,H表示杂种优努,1AB是AB的群体均值,1A为A群体的均 值,vB为B群体的均值。这一部分也可同两个系本群体均值的平均 相比,我们称之为杂种优势率,具体如下: 2 F 10000= ×10000 yA+ yB A
杂种优势度量
杂种优势度量 在实际杂交中,由于母体效应,性连锁以及系本群体基因频率差异等 原因,同祥两个种群间的正交与反交所得到的杂种平均生产性能可能 不同 所谓正交与反交,如对A为父本、B为母本的杂交称为正交,则对B 为母本、A为父本的杂交称为反交 为了消除正反交影响,可对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率按下式度量: 20x+)=2 H=-(48+vB6)--( 2(48 +y24)4-B) H H 100% yAR + yra-y - 10000 +yB yA +yB
杂种优势度量
配合力的概念 AB A4+=A 2 B AB tlAB +(mB+p)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 一般配合力的实质是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反映的是一个种群同其它种群杂交的一般效果 >特殊配合力的其实质是两个种群正交和反交的 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配合力的概念 yAB = AA + 2 1 AB + 2 1 AB AB D + I ( ) + mB + pA + 一般配合力 (加性效应) 特殊配合力 (非加性效应) ➢一般配合力的实质是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反映的是一个种群同其它种群杂交的一般效果 ➢特殊配合力的其实质是两个种群正交和反交的 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杂种优势 ◆群体间特异一群体间遗传结构的差异 令世代间特异一世代间杂交措施的差异 令性状间特异一性状间遗传力的差异 低遗传力的性状则可得到较高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 ❖群体间特异-群体间遗传结构的差异 ❖世代间特异-世代间杂交措施的差异 ❖性状间特异-性状间遗传力的差异 低遗传力的性状则可得到较高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产生的机制 ◆杂种优势与近交退化是同一个遗传机制的两 个方面 令杂种优势取决于群体的杂合度,杂合度高时 则出现杂种优势 令个体的杂种优势取决于基因组合
杂种优势产生的机制 ❖杂种优势与近交退化是同一个遗传机制的两 个方面 ❖杂种优势取决于群体的杂合度,杂合度高时 则出现杂种优势 ❖个体的杂种优势取决于基因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