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编号:S081800XJ004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课程编号:5081800XJ004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初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可 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典型的数值方法的构造与分析,包 括有限维问题的求解和连续模型的离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捏数值分析的基本 内容和基本方法,并对数值分析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为从事数值算法设计和科学与工程计 算打下基出。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典型矩阵与线性系统的选代法 非负矩阵、M-矩阵、Frobenius-Perron矩阵:Jacobi与Gauss-Seidel达代、超松 驰方法:双网格方法、GWRS算法。 第三章离散动力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迭代法 Logestic模型与确定性系统的统计性质:Newton法与动力系统:最小二乘问题:不 动点计算与同伦算法。 第四章矩阵特征值问题 QR算法:乘幂法与反幂法:Lanczos算法:Householder Davidson方法与Jacobi--Davidson方法 第五章函数逼近 有限维函数空间及其基:插值、投影与最佳逼近:Fourier展开与Shannon公式: 多元函数逼近与Boole和 第六章数值积分 插值型求积公式:Euler-Maclaurin公式与周期函数求积:Romberg求积与外推算法: 多维值积分 第七章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1
1 大纲编号:S081800XJ004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课程编号:S081800XJ004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初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可 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典型的数值方法的构造与分析,包 括有限维问题的求解和连续模型的离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 内容和基本方法,并对数值分析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为从事数值算法设计和科学与工程计 算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典型矩阵与线性系统的迭代法 非负矩阵、M-矩阵、Frobenius-Perron 矩阵;Jacobi 与 Gauss-Seidel 迭代、超松 驰方法;双网格方法、GMRES 算法。 第三章 离散动力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迭代法 Logestic 模型与确定性系统的统计性质;Newton 法与动力系统;最小二乘问题;不 动点计算与同伦算法。 第四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 QR 算法;乘幂法与反幂法;Lanczos 算法;Householder Davidson 方法与 Jacobi-Davidson 方法。 第五章 函数逼近 有限维函数空间及其基;插值、 投影与最佳逼近;Fourier 展开与 Shannon 公式; 多元函数逼近与 Boole 和 第六章 数值积分 插值型求积公式;Euler-Maclaurin 公式与周期函数求积;Romberg 求积与外推算法; 多维值积分 第七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单步与多步法:Runge-Kutta法:刚性常微分方程简介:打 靶法。 第八章变分原理与Ritz-Galerkin通近 变分原理与Poisson方程的Galerkin方法:算子方程与紧摄动方法: 双尺度离散方法:有限元方法及其自适应计算简介:多维方程求解与Boole--Galerkin 逼近。 教材:(略) 主要参考书: 1.R.Kress,Numerical Analysis,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181 Springer-Verlag,1998. 2.蔡大用,白峰杉,高等数值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 撰写人:周爱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2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单步与多步法;Runge-Kutta 法;刚性常微分方程简介;打 靶法。 第八章 变分原理与 Ritz-Galerkin 逼近 变 分 原 理 与 Poisson 方 程 的 Galerkin 方 法 ; 算 子 方 程 与 紧 摄 动 方 法 ; 双尺度离散方法;有限元方法及其自适应计算简介;多维方程求解与 Boole-Galerkin 逼近。 教材:(略) 主要参考书: 1. R. Kress, Numerical Analysis,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181, Springer-Verlag, 1998. 2. 蔡大用,白峰杉,高等数值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 撰写人:周爱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院) 撰写日期:2010 年 05 月
大纲编号:S081800XJ005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课程编号:S081800XJ005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地球物理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科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的范围较广,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油气地球物理 物查、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和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物理勒查方法的物理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 熟悉现代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为从事面向实际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绪论,常规地球物理糊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油气地球物理勘查 地震勘探的应用范围及发展状况,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和仪器设备,地震资料的数 据处理及其地质解释,油气勘查中的非震物探方法 第三章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 主要方法及其观测技术,资料处理及解释,应用实例。 第四章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环境物探,水文、地热物探,工程物探,考古及文物保护 教材: 3
3 大纲编号:S081800XJ005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课程编号:S081800XJ005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地球物理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科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 课。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的范围较广,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油气地球物理 勘查、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和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物理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 熟悉现代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为从事面向实际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应用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绪论,常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油气地球物理勘查 地震勘探的应用范围及发展状况,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和仪器设备,地震资料的数 据处理及其地质解释,油气勘查中的非震物探方法。 第三章 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 主要方法及其观测技术,资料处理及解释,应用实例。 第四章 环境、水文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查 环境物探,水文、地热物探,工程物探,考古及文物保护。 教材:
Telford,W.M.,Geldart,L.P.,and Sheriff,R.E.,Applied Geophys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0 主要参考书: 1顾功叙,地球物理学勘探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1990 2傅良魁等,应用地球物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1991 3陈仲候,王兴泰,杜世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1996 撰写人:张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学院) 撰写日期:2010年05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01 岩石学及其进展 Advances in Petr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001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大学岩石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建造,岩石学是地质学 的基础之一。本课程以岩石成因为主线,将岩石学与大地构造相结合,讲授岩浆岩、变质岩 和沉积岩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将岩石的形成和发展置于成盆造山过程 中米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程,希望学生掌握岩石学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为今后开展地质学研究 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概述 岩浆岩分类,最主要造岩矿物,某些岩石化学参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蛇绿岩套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大洋岩石圈的结构,蛇绿岩套及其剂面,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三章岛弧火成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理 岛弧和贝尼奥夫俯冲带,俯冲带的热结构,岛弧火成岩的共生组合
4 Telford, W.M., Geldart, L.P., and Sheriff, R.E., Applied Geophys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0 主要参考书: 1 顾功叙,地球物理学勘探基础,地质出版社,北京, 1990 2 傅良魁等,应用地球物理学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 1991 3 陈仲候,王兴泰,杜世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 地质出版社,北京,1996 撰写人:张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学院) 撰写日期:2010 年 05 月 大纲编号:S081801ZJ001 岩石学及其进展 Advances in Petrology 课程编号:S081801ZJ001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大学岩石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建造,岩石学是地质学 的基础之一。本课程以岩石成因为主线,将岩石学与大地构造相结合,讲授岩浆岩、变质岩 和沉积岩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将岩石的形成和发展置于成盆造山过程 中来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程,希望学生掌握岩石学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为今后开展地质学研究 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述 岩浆岩分类,最主要造岩矿物,某些岩石化学参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 蛇绿岩套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大洋岩石圈的结构,蛇绿岩套及其剖面,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三章 岛弧火成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理 岛弧和贝尼奥夫俯冲带,俯冲带的热结构,岛弧火成岩的共生组合
第四章新生代火山岩及其地幔包体 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新生代火山岩形成环境,地幔包体和地幔岩石学 第五章花岗岩类及其形成环境 花岗岩岩石学,花岗岩分类的进展,花岗岩中的包体,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 第六章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成矿作用 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 第七章变质作用概述 基本概念,变质作用类型,变质相和变质相系,热流与变质作用。 第八章变质矿物的晶体化学及温压计 主要造岩矿物品体化学,常用矿物温压计及其应用。 第九章泥质岩的变质作用 泥质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中压泥质岩的前进变质作用,低压和高压泥质岩的前进变 质作用。 第十章基性岩的变质作用 基性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基性岩的变质相系划分,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 第十一章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地球动力学 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发现,超高压变质岩学和标志矿物,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地质意义, 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主要问题。 第十二章超基性岩的变质作用 超基性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超基性岩的变质相系划分,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 第十三章碎屑岩石学 碎屑岩的分类与主要类型,砂岩的结构与构造,碎屑岩的成分。 第十四章碳酸岩岩石学 碳酸盐岩岩石学基础,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及主要特征,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 第十五章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的机理与过程,成岩作用研究方法简介。 第十六章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分类,沉积相与沉积模式,常见沉积相的基本特征,层序地层学简介。 第十七章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岩与板块构造,主要沉积盆地类型与特征,沉积盆地分析方法简介
5 第四章 新生代火山岩及其地幔包体 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新生代火山岩形成环境,地幔包体和地幔岩石学。 第五章 花岗岩类及其形成环境 花岗岩岩石学,花岗岩分类的进展,花岗岩中的包体,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 第六章 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成矿作用 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 第七章 变质作用概述 基本概念,变质作用类型,变质相和变质相系,热流与变质作用。 第八章 变质矿物的晶体化学及温压计 主要造岩矿物晶体化学,常用矿物温压计及其应用。 第九章 泥质岩的变质作用 泥质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中压泥质岩的前进变质作用,低压和高压泥质岩的前进变 质作用。 第十章 基性岩的变质作用 基性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基性岩的变质相系划分,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 第十一章 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地球动力学 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发现,超高压变质岩学和标志矿物,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地质意义, 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主要问题。 第十二章 超基性岩的变质作用 超基性岩的成分和成分投影,超基性岩的变质相系划分,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 第十三章 碎屑岩石学 碎屑岩的分类与主要类型,砂岩的结构与构造,碎屑岩的成分。 第十四章 碳酸岩岩石学 碳酸盐岩岩石学基础,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及主要特征,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 第十五章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的机理与过程,成岩作用研究方法简介。 第十六章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分类,沉积相与沉积模式,常见沉积相的基本特征,层序地层学简介。 第十七章 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岩与板块构造,主要沉积盆地类型与特征,沉积盆地分析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