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阴极射线管 §24阴极射线管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2主要单元 §2.4.3CRT显示器的驱动与控制 §244CRT的特点及应用 喇
目录 章首 节首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第二章 电光信息转换 §2.4 阴极射线管 §2.4 阴极射线管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2 主要单元 §2.4.3 CRT显示器的驱动与控制 §2.4.4 CRT的特点及应用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单色 CRT(cathode ray tube)的结构。主要 由4部分组成:圆锥形玻壳;玻壳正面用于显 示的荧光屏;封入玻壳中发射电子束用的电子 枪系统;位于玻壳之外控制电子束偏转扫描的 磁轭。 提耳 防爆箍 阳极 颈部编转4 磁 电子枪 金属覆层(A膜) 荧光体 聚焦电极 屏幕玻璃 圆锥形玻壳 图241-1单色CRT 喇
目录 章首 节首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第二章 电光信息转换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单色CRT(cathode ray tube)的结构。主要 由4部分组成:圆锥形玻壳;玻壳正面用于显 示的荧光屏;封入玻壳中发射电子束用的电子 枪系统;位于玻壳之外控制电子束偏转扫描的 磁轭。 图2.4.1-1 单色CRT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彩色CRT采用荫罩型结构,如图2412所示。彩 色CRT是通过红(R、绿(G)、蓝(B)三原色组合产生彩 色视觉效果。 防爆箍 金属覆层(AI膜) PCM 颈部 荧光体 电子枪 阴翠(选色电极) 屏幕玻璃 内部导电膜 地磁场屏蔽罩 支持架 图241-2彩色CRT
目录 章首 节首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第二章 电光信息转换 彩色CRT采用荫罩型结构,如图2.4.1-2所示。彩 色CRT是通过红(R)、绿(G)、蓝(B)三原色组合产生彩 色视觉效果。 图2.4.1-2 彩色CRT 提耳 防爆箍 阳极 荧光体 金属覆层(AI膜) 屏幕玻璃 偏转磁轭 支持架 颈部 电子枪 框架 内部导电膜 地磁场屏蔽罩 阴罩(选色电极) PCM R G B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荧光屏上的每一个像素由产生红(R)、绿(G)、蓝 (B)的三种荧光体组成,同时电子枪中设有3个阴极, 分别发射电子束,轰击对应的荧光体。为了防止每个 电子束轰击另外两个颜色的荧光体,在荧光面内侧设 有选色电极—荫罩。 在荫罩型彩色CRT中,玻壳荧光屏的内面形成点 状红、绿、蓝三色荧光体,荧光面与单色CRT相同, 在其内侧均有AI膜金属覆层。在离荧光面一定距离处 设置荫罩。荫罩焊接在支持框架上,并通过显示屏侧 壁内面设置的紧固钉将荫罩固定在显示屏内侧
目录 章首 节首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第二章 电光信息转换 荧光屏上的每一个像素由产生红(R)、绿(G)、蓝 (B)的三种荧光体组成,同时电子枪中设有3个阴极, 分别发射电子束,轰击对应的荧光体。为了防止每个 电子束轰击另外两个颜色的荧光体,在荧光面内侧设 有选色电极——荫罩。 在荫罩型彩色CRT中,玻壳荧光屏的内面形成点 状红、绿、蓝三色荧光体,荧光面与单色CRT相同, 在其内侧均有AI膜金属覆层。在离荧光面一定距离处 设置荫罩。荫罩焊接在支持框架上,并通过显示屏侧 壁内面设置的紧固钉将荫罩固定在显示屏内侧。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1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如图24.1-3所示,荫罩与荧光屏的距离可根据几何关 系由下式确定:=LP3S) 2.4.1-1 h =ps/PM=L/(L-q 2.4.1-2 电子枪 静态聚焦面 B R十荧光体 荫罩 L 屏幕玻璃 图2413荫罩与荧光面间的关系除
目录 章首 节首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第二章 电光信息转换 如图2.4.1-3所示,荫罩与荧光屏的距离可根据几何关 系由下式确定: 2.4.1-1 2.4.1-2 R B G R B G R B G R B G 电子枪 静态聚焦面 荫罩 荧光体 屏幕玻璃 Sg q PS PM L /(3 ) M g q = L P S P / P L /(L q) = S M = − §2.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2.4.1-3 荫罩与荧光面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