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在执行输出指令时,映像寄存器中的指定参数位被接通。 四、置位与复位指令S、R S,执行置位(置1)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 置位。 R,执行复位(置O)指令时,从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N个点都被 复位。 置位与复位的点数可以是1-255,当用复位指令时,如果bit或OUT指定的是 T或C时,那么定时器或计数器被复位,同时当前值将被清零。 五、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不影响程序的执行,执行数N(1-255)。 6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6 =,在执行输出指令时,映像寄存器中的指定参数位被接通。 四、置位与复位指令 S、R S,执行置位(置 1)指令时,从 bit 或 OUT 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 N 个点都被 置位。 R,执行复位(置 0)指令时,从 bit 或 OUT 指定的地址参数开始的 N 个点都被 复位。 置位与复位的点数可以是 1-255,当用复位指令时,如果 bit 或 OUT 指定的是 T 或 C 时,那么定时器或计数器被复位,同时当前值将被清零。 五、空操作指令 NOP NOP 指令不影响程序的执行,执行数 N(1-255)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的安排 梯形图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2.串、并联的处理 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 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 3.线圈的安排 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 4.不准双线圈输出 如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 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所以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 5.重新编排电路 如果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可重复使用一些触点画出它的等效电路,然后再进行 编程就比较容易。 6.编程顺序 对复杂的程序可先将程序分成几个简单的程序段,每一段从最左边触点开始, 由上之下向右进行编程,再把程序逐段连接起来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7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的安排 梯形图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2.串、并联的处理 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 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 3.线圈的安排 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 4.不准双线圈输出 如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 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所以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 5.重新编排电路 如果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可重复使用一些触点画出它的等效电路,然后再进行 编程就比较容易。 6.编程顺序 对复杂的程序可先将程序分成几个简单的程序段,每一段从最左边触点开始, 由上之下向右进行编程,再把程序逐段连接起来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喷泉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构成喷泉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隔灯闪烁:L1亮0.5秒后灭,接着L2亮0.5秒后灭,接着L3亮0.5秒后灭, 接着L4亮0.5秒后灭,接着L5、L9亮0.5秒后灭,接着L6、L10亮0.5秒后灭, 接着L7、L11亮0.5秒后灭,接着L8、L12亮0.5秒后灭,L1亮0.5秒后灭,如此 循环下去。 2.I/0分配 输入 输出 起动按钮:I0.0 L1:Q0.0 L5、L9:Q0.4 停止按钮:I0.1 L2:Q0.1 L6、L10:Q0.5 L3:Q0.2 L7、L11:Q0.6 L4:Q0.3 L8、L12:Q0.7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8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8 实验一 喷泉的模拟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 PLC 构成喷泉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 1.控制要求 隔灯闪烁:L1 亮 0.5 秒后灭,接着 L2 亮 0.5 秒后灭, 接着 L3 亮 0.5 秒后灭, 接着 L4 亮 0.5 秒后灭,接着 L5、L9 亮 0.5 秒后灭,接着 L6、L10 亮 0.5 秒后灭, 接着 L7、L11 亮 0.5 秒后灭,接着 L8、L12 亮 0.5 秒后灭,L1 亮 0.5 秒后灭,如此 循环下去。 2.I/O 分配 输入 输出 起动按钮:I0.0 L1:Q0.0 L5、L9: Q0.4 停止按钮:I0.1 L2:Q0.1 L6、L10:Q0.5 L3:Q0.2 L7、L11:Q0.6 L4:Q0.3 L8、L12:Q0.7 3.按图所示的梯形图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L5 L9 L4 L6 L10 L3 L11 L2 L8 L1 L12 图1-1喷泉控制示意图 三、喷泉控制语句表 0 LD I0.0 16 TON T38,+5 31 LD M10.6 1 O M1.0 17 LD T38 32 Q0.5 2 AN T37 18 = M0.0 33 LD M10.7 3 A I0.1 19 LD M0.0 34 Q0.6 M1.0 M10.0 35 LD M11.0 20 SHRB 5 LD M1.0 M100,+8 36 = Q0.7 6 TON T37,+5 21 LD M10.1 37 LDN I0.1 7 LD T37 22 = Q0.0 38 R M10.1,8 8 0 M11.0 23 LD M10.2 9 = M10.0 24 = Q0.1 10 LD 0.0 25 LD M10.3 11 0 M0.1 26 Q0.2 12 A I0.1 27 LD M10.4 13 = M0.1 28 = Q0.3 14 LD M0.1 29 LD M10.5 15 AN M0.0 30 = Q0.4 四、喷泉控制梯形图 9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9 L1 L2 L3 L4 L8 L7 L12 L5 L6 L11 L10 L9 图 1-1 喷泉控制示意图 三、喷泉控制语句表 0 LD I0.0 16 TON T38,+5 31 LD M10.6 1 O M1.0 17 LD T38 32 = Q0.5 2 AN T37 18 = M0.0 33 LD M10.7 3 A I0.1 19 LD M0.0 34 = Q0.6 4 = M1.0 20 SHRB M10.0 , M10.0,+8 35 LD M11.0 5 LD M1.0 36 = Q0.7 6 TON T37,+5 21 LD M10.1 37 LDN I0.1 7 LD T37 22 = Q0.0 38 R M10.1,8 8 O M11.0 23 LD M10.2 9 = M10.0 24 = Q0.1 10 LD I0.0 25 LD M10.3 11 O M0.1 26 = Q0.2 12 A I0.1 27 LD M10.4 13 = M0.1 28 = Q0.3 14 LD M0.1 29 LD M10.5 15 AN M0.0 30 = Q0.4 四、喷泉控制梯形图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10.0 10.1 M1.0 T37 TON 5 PT T37 M10.0 10.0 10.1 0.1 M0.0 T38 IN TON 5 PT T3 0.0 SHRB 10.0 DATA M10.1-S BIT 00. 0 3 00. 10.5 26 1 ) ) 图1-2 喷泉梯形图 10
求是教仪 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10 I0.1 M1.0 T37 I0.0 T37 M1.0 M1.0 T38 TON IN TON +5 PT I0.1 M10.0 +5 M0.0 M0.0 M0.1 IN PT SHRB EN +8 N S_BIT M10.0 DATA M10.1 Q0.0 Q0.1 Q0.2 Q0.3 Q0.4 ENO T37 M11.0 I0.0 M0.1 M0.1 T38 M0.0 M10.1 M10.2 M10.3 M10.4 M10.5 Q0.5 Q0.6 Q0.7 R M10.1 8 M10.6 M10.7 M11.0 I0.1 图 1-2 喷泉梯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