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玛纳斯河流域)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2012年6月
石河子大学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玛纳斯河流域)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2012 年 6 月
目录 第1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 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1 1.2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求1 1.2.1出发前的淮备工作1 1.2.2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选择.2 1.2.3做好实习观察和记录.3 1.2.4样品采集.4 1.2.5照相与素描.4 1.2.6注意综合分析5 1.2.7相互帮助,安全第一.5 第2章野外实习方法.6 2.1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6 2.1.1地质罗盘仪的构造.6 21.2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6 22河流地貌观察.7 2.2.1目的与要求.7 2.22主要内容.7 2.23原理方法.8 2.3风成地貌观察, .9 2.3.1目的及要求.9 2.3.2主要内容.9 23.3原理方法.9 2.4冰川与冻土地貌观察.10 2.4.1目的与要求.10 2.4.2主要内容10 2.4.3原理方法.10
目 录 第 1 章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 1.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 .1 1.2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求 .1 1.2.1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1 1.2.2 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选择 .2 1.2.3 做好实习观察和记录 .3 1.2.4 样品采集 .4 1.2.5 照相与素描 .4 1.2.6 注意综合分析 .5 1.2.7 相互帮助,安全第一 .5 第 2 章 野外实习方法 .6 2.1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 .6 2.1.1 地质罗盘仪的构造 .6 2.1.2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6 2.2 河流地貌观察 .7 2.2.1 目的与要求 .7 2.2.2 主要内容 .7 2.2.3 原理方法 .8 2.3 风成地貌观察 .9 2.3.1 目的及要求 .9 2.3.2 主要内容 .9 2.3.3 原理方法 .9 2.4 冰川与冻土地貌观察 .10 2.4.1 目的与要求 .10 2.4.2 主要内容 .10 2.4.3 原理方法 .10
2.5土壤调查与剖面观察.12 2.5.1土壤调查选线.12 2.5.2土壤剖面的设置.12 2.5.3剖面的观察和描述.13 2.5.4土壤样品标本的采集.16 2.6植物与环境的野外观察.17 2.6.1目的与要求.17 262主要内容.17 2.6.3仪器用品18 2.6.4原理方法.18 第3章实习区自然地理基本概况.20 3.1区域地质地貌概述.20 3.1.1天山地貌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21 3.1.2天山北麓的山前坳陷及其山前地貌. .22 3.1.3天山地区的沉积地层.24 3.1.4准噶尔盆地地貌及地质背景.24 3.1.5玛纳斯河流地貌.26 32气候与水文.28 33士.30 34植被.33 3.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5 第4章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写作.39 4.1实习资料的整理.39 4.2实习报告的基本结构.39 4.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要求. .40
2.5 土壤调查与剖面观察 .12 2.5.1 土壤调查选线 .12 2.5.2 土壤剖面的设置 .12 2.5.3 剖面的观察和描述 .13 2.5.4 土壤样品标本的采集 .16 2.6 植物与环境的野外观察 .17 2.6.1 目的与要求 .17 2.6.2 主要内容 .17 2.6.3 仪器用品 .18 2.6.4 原理方法 .18 第 3 章 实习区自然地理基本概况 .20 3.1 区域地质地貌概述 .20 3.1.1 天山地貌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 .21 3.1.2 天山北麓的山前坳陷及其山前地貌 .22 3.1.3 天山地区的沉积地层 .24 3.1.4 准噶尔盆地地貌及地质背景 .24 3.1.5 玛纳斯河流地貌 .26 3.2 气候与水文.28 3.3 土壤 .30 3.4 植被 .33 3.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35 第 4 章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写作 .39 4.1 实习资料的整理 .39 4.2 实习报告的基本结构 .39 4.3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要求 .40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第1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理观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 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观象往往是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 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 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得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观察 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键,所以野外实习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训 练,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1.2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求 野外实习一般分为出发前的准备:野外观察,观测、调查:室内实验室分析、 测定,鉴定和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等几个阶段: 1.2.1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野外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出发实习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首先是指导实习的教师要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和制定实习计划(包 括目的要求、实习内容、方法、步骤、路线、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对于已经 有固定实习地点的学校,不需要专门作预查。 (2)然后向学生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收集、 查阅实习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社 1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1 第 1 章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理观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 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观象往往是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 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 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得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观察 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键,所以野外实习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训 练,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1.2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求 野外实习一般分为出发前的准备;野外观察,观测、调查;室内实验室分析、 测定,鉴定和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等几个阶段。 1.2.1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野外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出发实习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首先是指导实习的教师要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和制定实习计划(包 括目的要求、实习内容、方法、步骤、路线、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对于已经 有固定实习地点的学校,不需要专门作预查。 (2)然后向学生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收集、 查阅实习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社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会经济活动状况的历史和现状等有关文献资料和图件,包括前人的调查报告、论 文、专著、地形图、各种专业地图、航片、卫片等。让学生对实习地区的自然地 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在野外学习和独立观察判断。 (3)准备好必需的仪器用品和装备,例如气压表(测高计)望远镜、地质罗 盘、铁锤、土铲、植物剪、皮尺、三角板、放大镜、照相机、标本夹、样品袋(或 其他容器、标签、铅笔、笔记本以及挂包、帽子、雨衣,胶鞋等生活用品。 (4)准备好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底图。地形图是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具基 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视实习地区范围大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而 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的地区宜用比例尺大些的地形图,反之则可小些。 一般用1:50000-1:10000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1:100000的地形 图,最好每个小组有一份。在确实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用同样比例尺的平面图 代替。结合科研或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行政区图。 1.2.2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选择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野外实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调查区的路线调查 和代表点的观察。实习路线布置可以为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原则是 (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2)能穿过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3)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 (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 (5)切过闸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转折界限、山顶、 谷底等: (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 调查。 观测点的选择在野外实习中十分重要。一个好的观测点,特别是那些能观察 到实习地区具有代表性自然地理要素和结构的观测点最有意义。因此,观测点的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2 会经济活动状况的历史和现状等有关文献资料和图件,包括前人的调查报告、论 文、专著、地形图、各种专业地图、航片、卫片等。让学生对实习地区的自然地 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在野外学习和独立观察判断。 (3)准备好必需的仪器用品和装备,例如气压表(测高计)、望远镜、地质罗 盘、铁锤、土铲、植物剪、皮尺、三角板、放大镜、照相机、标本夹、样品袋(或 其他容器)、标签、铅笔、笔记本以及挂包、帽子、雨衣,胶鞋等生活用品。 (4)准备好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底图。地形图是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具基 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视实习地区范围大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而 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的地区宜用比例尺大些的地形图,反之则可小些。 一般用 1:50000~1:10000 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 1:100000 的地形 图,最好每个小组有一份。在确实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用同样比例尺的平面图 代替。结合科研或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行政区图。 1.2.2 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选择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野外实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调查区的路线调查 和代表点的观察。实习路线布置可以为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原则是: (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2)能穿过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3)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 (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 (5)切过阐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转折界限、山顶、 谷底等; (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 调查。 观测点的选择在野外实习中十分重要。一个好的观测点,特别是那些能观察 到实习地区具有代表性自然地理要素和结构的观测点最有意义。因此,观测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