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组分的汽液平衡表现为自由度为1; >汽液平衡时,当P一定,对应的T也一定,也就是说对 于纯物质具有固定的沸点。 >对于二元组分,它没有固定的沸点,沸点是对于纯物 质而言的: >对于混合物,只有泡点。 >泡点:当第一个气泡在一定压力下出现时的温度。 >露点:当最后一滴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全部汽化时的 温度
6 ➢纯组分的汽液平衡表现为自由度为1; ➢汽液平衡时,当P一定,对应的T也一定,也就是说对 于纯物质具有固定的沸点。 ➢对于二元组分,它没有固定的沸点,沸点是对于纯物 质而言的; ➢对于混合物,只有泡点。 ➢泡点:当第一个气泡在一定压力下出现时的温度。 ➢露点:当最后一滴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全部汽化时的 温度
UC1、KC,分别为纯组分1和 >二元组分汽液平衡关系,不 组分2的汽液平衡线 是一条线来描述的,而是用一 个区域来描述的,图中实线为 P 泡点线MCm,虚线为露点线NCm, C2一-临界点轨迹 Cm 不同的溶液组成,就对应不同 的汽液平衡关系,在整个溶液 K 范围内组成了一个上拱形的泡 M 点面和下拱形的露点面。 N >混合物的临界点Cm >泡点面的上方为过冷液体, 露点面的下方为过热蒸汽。 二元组分的PT图
7 ➢二元组分汽液平衡关系,不 是一条线来描述的,而是用一 个区域来描述的,图中实线为 泡点线MCm,虚线为露点线NCm, 不同的溶液组成,就对应不同 的汽液平衡关系,在整个溶液 范围内组成了一个上拱形的泡 点面和下拱形的露点面。 ➢混合物的临界点Cm ➢泡点面的上方为过冷液体, 露点面的下方为过热蒸汽。 U K C1 P C2 T Cm M N UC1、KC2分别为纯组分1和 组分2的汽液平衡线 二元组分的PT图 临界点轨迹
1.混合物的临界现象 ·混合物的临界点的特征表现为: ·(1)Cm点处,汽液两相差别消失(这一点与单组分 临界点一致) (2)Cm点不一定对应于两相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 高温度(与单组分临界点不一致) (3)Cm点随组成变化。 “临界点包线
8 1.混合物的临界现象 ▪ 混合物的临界点的特征表现为: ▪ (1)Cm点处,汽液两相差别消失(这一点与单组分 临界点一致) ▪ (2)Cm点不一定对应于两相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 高温度(与单组分临界点不一致) ▪ (3)Cm点随组成变化。 “临界点包线”
2.逆向凝聚现象 P M 两种情况: 和液 >一种是等温逆向凝聚, Cm >另一种是等压逆向凝聚。 点M,是这种组成体系中两 相共存的最高温度,通称”临 界冷凝温度”。 0.9 点M是这种组成体系中两相 饱和蒸 汽 共存的最高压力,通称”临界 冷凝压力
9 2.逆向凝聚现象 两种情况: ➢ 一种是等温逆向凝聚, ➢ 另一种是等压逆向凝聚。 点MT是这种组成体系中两 相共存的最高温度,通称”临 界冷凝温度” 。 P T Mp MT Cm 饱和蒸 汽 饱 和 液 体 0.9 点Mp是这种组成体系中两相 共存的最高压力,通称”临界 冷凝压力”
(1)等温逆向凝聚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在恒温下, 压力升高 气相(V)一 液相(L) 在CmM区域内,恒温下,随压力升高, 出现液相(L) 一气相(V) 这个区域就成为等温逆向凝聚区。 10
10 (1)等温逆向凝聚现象 这个区域就成为等温逆向凝聚区。 在正常情况下,当在恒温下, 出现液相(L) 压力升高 气相 (V) 液相(L) 在 CmMT区域内,恒温下,随压力升高, 气相 (V) P T Cm 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