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距高” 讲评 漳州一中黄安娜
命题作文“距离” 讲评 漳州一中 黄安娜
审题: 距离可以分为“有形的距离”和“无形的距离”。事 实上“有形的距离”因为太直白太具体,所以很难在这个 立意上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而“无形的距离”因为能给人 更多的想象空间,写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较,我们很容 易想到应该选择“无形的距离”做文章 时间距离:与历史的距离与未来的距离 空间距离:一光年的距离 心理距离:拉近心灵的距离和烦恼保持距离心灵零距 离最远的距离感受距离与梦想的距离
审题: ▪ 距离可以分为“有形的距离”和“无形的距离”。事 实上“有形的距离”因为太直白太具体,所以很难在这个 立意上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而“无形的距离”因为能给人 更多的想象空间,写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较,我们很容 易想到应该选择“无形的距离”做文章。 ▪ 时间距离:与历史的距离 与未来的距离 ▪ 空间距离:一光年的距离 ▪ 心理距离:拉近心灵的距离 和烦恼保持距离 心灵零距 离 最远的距离 感受距离 与梦想的距离
在古代,人们因敬畏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 离,不能充分利用自然,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而现 代人因了解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近的距离,能充分享 受自然利用自然,结果生产力发展迅速。这些足以说 明距离具有叠加性,即远距离能造成更远的距离,近 距离则能造成更近的距离。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角度来讲:古代人虽敬畏 自然并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离,但也因此而没有破坏 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人虽了解自然并与自 然保持较近的距离,但却因此而破坏自然,人与自然 不能和谐相处。有了这种思路,我们就可以从人文的 角度、历史的高度来突出人与自然只有保持适当的距 离才是真美
▪ 在古代,人们因敬畏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 离,不能充分利用自然,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而现 代人因了解自然而与自然保持较近的距离,能充分享 受自然利用自然,结果生产力发展迅速。这些足以说 明距离具有叠加性,即远距离能造成更远的距离,近 距离则能造成更近的距离。 ▪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角度来讲:古代人虽敬畏 自然并与自然保持较远的距离,但也因此而没有破坏 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人虽了解自然并与自 然保持较近的距离,但却因此而破坏自然,人与自然 不能和谐相处。有了这种思路,我们就可以从人文的 角度、历史的高度来突出人与自然只有保持适当的距 离才是真美
古诗词 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 重。”男主人公向难以相见的情人传递心声,尽管两人 相隔遥远,可男主人公对伊人的思恋却是如此的近;元稹 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 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所爱已失,两人的距 离可谓远矣,然而爱之深挚专一又让这份美好的情思历历 在目,思念的距离难道会是远的吗?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更 让人感觉到近距离的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 解,始终存在。诸多的诗句无不证明了:在刻骨铭心的相 思面前,有距即是无距
古诗词 ▪ 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 重。” 男主人公向难以相见的情人传递心声,尽管两人 相隔遥远,可男主人公对伊人的思恋却是如此的近;元稹 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 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所爱已失,两人的距 离可谓远矣,然而爱之深挚专一又让这份美好的情思历历 在目,思念的距离难道会是远的吗?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更 让人感觉到近距离的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 解,始终存在。诸多的诗句无不证明了:在刻骨铭心的相 思面前,有距即是无距
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恰好 与“咫尺天涯”形成强烈的对比,正论证了友情可以 穿越时空的距离 也有体现亲情与距离的关系的,如杜甫《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寒。”虽相隔千里,却能清晰的“看见”家中的情形。 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空的距离 反而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亲情,在他们心中,有距也便 成了无距
▪ 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恰好 与“咫尺天涯”形成强烈的对比,正论证了友情可以 穿越时空的距离。 ▪ 也有体现亲情与距离的关系的,如杜甫《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寒。”虽相隔千里,却能清晰的“看见”家中的情形。 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空的距离 反而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亲情,在他们心中,有距也便 成了无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