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以种植北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某农作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1~2题。 -123°26N 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 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解析第1题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由此可推知该农作物为水稻。第2题,该农业地域类型 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劳动力充足等。 答案|B2B 读某区域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某农作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 1~2 题。 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 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解析第 1 题,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由此可推知该农作物为水稻。第 2 题,该农业地域类型 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劳动力充足等。 答案 1.B 2.B 读某区域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3~4 题
口水稻 3图示水稻种植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人均耕地多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4要大幅度提高该区域水稻产量,必须加大() A.劳动力投入 B资金投入 C.科技投入 D化肥投入 解柘第3题,印度人均耕地少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印度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多交通 运输条件不是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第4题,印度水稻种植区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因而要大幅 度提高其水稻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B4C 读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完成第5~6题 今印度 印度尼 5这种作物应该是() A.稻米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3.图示水稻种植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人均耕地多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4.要大幅度提高该区域水稻产量,必须加大( ) A.劳动力投入 B.资金投入 C.科技投入 D.化肥投入 解析第 3 题,印度人均耕地少,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印度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多,交通 运输条件不是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第 4 题,印度水稻种植区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因而要大幅 度提高其水稻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 3.B 4.C 读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完成第 5~6 题。 5.这种作物应该是( ) A.稻米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6图中所列国家种植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 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水平高 解第5题,该作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产量第一,应该是稻米。第6题,图中所列 国家主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多属于季风气候,因此种植稻米的共同区位因素是雨热同期。 答案}A6B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小麦区 玉米带 7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8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解柘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农业地域类型应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主要有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第8题,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的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 要是热量。 答案D8B 9.读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所列国家种植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 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第 5 题,该作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产量第一,应该是稻米。第 6 题,图中所列 国家主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多属于季风气候,因此种植稻米的共同区位因素是雨热同期。 答案 5.A 6.B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7~8 题。 7.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8.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解析第 7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农业地域类型应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主要有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第 8 题,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的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 要是热量。 答案 7.D 8.B 9.读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水稻主要分布区 (1)图中水稻分布区AB (2)从气候上看A、B、C三地主要为 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A、B、C三 地均分布在 地区。 (3)本地区 稠密 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种植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解柘解答本题不仅要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特点更要从气候、地形、人口密度、劳动力、生产 传统等方面理解其成因。 答案1)东亚东南亚南亚 (2)季风水热河流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 (3)人口劳动力 (4)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 高机械化水平。 能力提升 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 ▲原始社会 代水删分布北 稻分布北界 1.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1)图中水稻分布区:A ,B ,C 。 (2)从气候上看,A、B、C 三地主要为 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A、B、C 三 地均分布在 和 地区。 (3)本地区 稠密, 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种植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不仅要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特点,更要从气候、地形、人口密度、劳动力、生产 传统等方面理解其成因。 答案(1)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季风 水热 河流中下游平原 河口三角洲 (3)人口 劳动力 (4)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 高机械化水平。 能力提升 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 1.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2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资源 解柘第1题,由图中水稻分布北界变化可知,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较原始社会向北推进纬度越来越 高。水稻喜水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使水稻的适应性不断提高,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第2题,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与东北地区相比,种植面 积较小。 答案1A2D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完成第3~4题。 浪食作物生产统 每公顷肥料施用 108853.7250.8191 量/kg 冉每公顷产量/g19547714915 人均产量t 40.4.179 人均耕地面积|145d8641|379 3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 C.减施有机肥料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2.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资源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水稻分布北界变化可知,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较原始社会向北推进,纬度越来越 高。水稻喜水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使水稻的适应性不断提高,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第 2 题,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与东北地区相比,种植面 积较小。 答案 1.A 2.D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完成第 3~4 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 计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肥料施用 量/kg 108.853.7 250.8 191.9 每公顷产量/kg 1 956977 2 495 3 150 人均产量/t 121.7140.66.1 79.2 人均耕地面积 /hm2 145.6186.62.1 37.9 3.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 C.减施有机肥料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