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7 第3课盛唐气象… 12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8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2 单元整合提升…27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36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41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45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52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57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63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68 单元整合提升… 73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77 1
目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83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89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95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0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07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13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20 单元整合提升… 125 检测卷 第一单元检测 131 第三单元检测 …139 第二单元检测 …135 期末检测 ………143 2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2.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隋的统一 2.时间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 3.概况 时间 581年 建 外戚篡权(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方式 三点 立 权,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 余杭 都城 长安 四段 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 五大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时间 统 全国 水系 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 4.意义 意义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隋朝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 1.背景 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 提高行政效率。 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 2.创立 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 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 1.目的 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 3.评价 统治。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1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一大变革。 易错易混 4.影响 (1)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统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 一全国。 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 (2)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杨坚,开凿 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 大运河的是隋炀帝杨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 (3)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 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 1300年。 式确立。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历史解释 1.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 的大运河? 度。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 (1)隋文帝在位时,国家治理得比较 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 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为隋场帝 表现 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开通大运河提供了经济条件。 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场帝有征发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 基础。 2.隋末农民大起义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 归纳总结 无可忍。 隋朝与秦朝异同点比较 (2)概况: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 类别 秦朝 隋朝 的今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 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 面,实现了国家统一的 秦始皇 隋文帝 (3)影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 人物 治面临瓦解。 异 开创了新的并被后世所 中央集 科举制 3.隋朝灭亡 沿用的制度 权制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 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 长城 大运河 死,隋朝灭亡。 建设 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都是二世而亡 的“短命”王朝;都为后继朝代提供了经验 同 教训,为以后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都 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2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二隋朝科举制度 探究点一隋朝大运河 史料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 史料材料一 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官;如果你出生 咏史诗·汴水 在下等人家,你的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 [唐]胡曾 做官) 千里长河一旦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亡隋波浪九天来。 材料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 锦帆未落干戈起, 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 惆怅龙舟更不回。 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 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汴河怀古 汪洙《神童诗》 [唐]皮日休 问题(1)根据材料一回答,魏晋南北朝 尽道隋亡为此河, 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吏的? 至今千里赖通波。 提示选拔官吏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 若无水殿龙舟事, 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 共禹论功不较多。 仕途。 问题(1)材料一中的两位诗人对隋朝开 通大运河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提示胡曾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多次巡游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 因。皮日休既肯定开通大运河的功待,也指 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中国古代哪 出巡游的腐败,他认为开通大运河造福后 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 代,功大于过。 帝和隋炀帝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你怎样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提示科举制。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 提示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加 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 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攻治、经济和文化的交 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 流,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 制的正式确立。 河,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 徭役负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