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自由朗诵 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每位同学课外查找一些诗集,如《毛泽东诗词中小学生选读本》 《新诗三百首》等,选出几首你最喜欢的诗,说说推荐的理由。 2.小组内每人自选一首诗,先进行朗诵准备,标出重音、停连、节 奏,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等。 3.组内朗诵,互相评价、交流;然后再朗诵,看看水平是否有所 提高。 4.在小组朗诵的基础上,确定朗诵篇目、朗诵形式(如独诵、双人 朗诵、齐声合诵或多人轮诵,也可以配乐、配视频朗诵),推选参赛选 手,进行排练。 、举办班级朗诵比赛。 1.做好赛前准备工作:(1)制作节目单;(2)推举评委,制订评分 细则;(3)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串词;(4)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小 奖品。 2.朗诵比赛。朗诵者应注意表情、语气、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 标准,做到客观、公平;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 鼓励。 任务二
任务 尝试创作 前边的欣賞、朗诵,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歌的热情呢?诗是心灵触 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现在,请拿起笔来,自拟题目,创作 首诗。可以发挥想象,借助一些意象,表达你的情思;也可以从下面的 备选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诗歌创作。 动笔之前,先读一读下面所附的“技巧点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 进行构思和表达。 写完后,可以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听,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 推敲,进一步修改完善 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还很稚嫩,这都没有 关系。大胆尝试,体会一下诗歌创作的快乐吧! 备选题目 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续写完成这首诗。 礼物 十四岁生日那天, 我什么都不要,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是一架望远镜 和我一起下棋,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和我一起郊游,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提示 1.这是你同龄人的心声,或许也是你的心声。想一想,你对长辈有 什么希望呢?这些都可以作为续写的内容。 2.续写时,要和前文的风格保持一致。 二好朋友的生日快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 福和希望送给他 提示 1.想一想,如果你给好朋友送生日贺卡,一般都会写些什么?把 12活动·探究 第一单元
你最想说的话用凝练的语言分行写下来。 2.感情要真挚,可以适当借助某个意象来表现你们的友谊。 三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 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 》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1.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当时的感受, 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 2.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与联想,借助一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技巧点拨 怎样写诗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 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 她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 一意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结尾处则以一句“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苦难中的祖国强 烈而深沉的爱。初学写诗时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意 象,借助这些意象来抒发情感。 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 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 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 写诗还要注意节奏。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 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你是人 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 园、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任务三 活动·探究13
(9)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一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载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华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 五岁以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 法国留学,两年以后回国。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 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 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 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 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 面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 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 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 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 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 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 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 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 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 面有致,活面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其实,在诗人的成名作《大堰河一我的保 姆》中,这种自由诗的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 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到了抗战时期,这种诗风成为艾青自觉 的追求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 14|名著导读
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 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 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人们又在 报刊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 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 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 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又如《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 它”。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当然,这一时 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写了长诗《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 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 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 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1940年的短诗《刈 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 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 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艾青诗歌有多种版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来自由阅读。 读书方法指导 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 些自由。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 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 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 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音、造成一种新 的统一。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 感的抒发。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 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