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混溶点P( Plait poin) 两个共轭相组成相同时的混溶点。 P点将溶解度曲线分为萃取相区 域与萃余相区域。一般临界混 溶点并不是溶解度曲线的最高 点,其准确位置的实验测定也 的|很困难。 通常联结线不互相平行,其斜率随混合液的组成而异,一般是按 同一方向缓慢地改变 有些物系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联结线斜率方向不同,如吡啶-氯苯 水体系
P点将溶解度曲线分为萃取相区 域与萃余相区域。一般临界混 溶点并不是溶解度曲线的最高 点,其准确位置的实验测定也 很困难。 通常联结线不互相平行,其斜率随混合液的组成而异,一般是按 同一方向缓慢地改变。 有些物系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联结线斜率方向不同,如吡啶-氯苯 -水体系。 临界混溶点 P(Plait point) A B S R1 M E1 1 R d E 两个共轭相组成相同时的混溶点。 P
联结线( Tie line) 通常联结线不互相平行,其斜率随混合液的组成而异,一般是按 同一方向缓慢地改变。 有些物系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联结线斜率方向不同,如吡啶-氯苯 水体系。 A(吡啶) 联结线 B(水)20 氯莉
通常联结线不互相平行,其斜率随混合液的组成而异,一般是按 同一方向缓慢地改变。 有些物系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联结线斜率方向不同,如吡啶-氯苯 -水体系。 联结线 (Tie line):
辅助曲线( Auxiliary curve) 实验测得的平衡联结线(即共轭相的组成数据)是有限的,对其 它组成的液-液平衡数据,可以采用辅助曲线的方法获得。 方法一: 已知联结线ER1、E2R2 E3R3、E4R4,分别从E 的E2、E2E点作AB平行线, 与由R1、R2、R3、R4点分 别作的BS平行线相交,连 结各交点即得辅助曲线; EA 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 RR 交点即为临界混溶点P; 已知共轭相中任一相的组 成,可利用辅助线得出另 相的组成
已知共轭相中任一相的组 成,可利用辅助线得出另 一相的组成。 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 交点即为临界混溶点P; 辅助曲线(Auxiliary curve) A B S R1 E1 实验测得的平衡联结线(即共轭相的组成数据)是有限的,对其 它组成的液-液平衡数据,可以采用辅助曲线的方法获得。 P 方法一: 已知联结线E1R1、E2R2、 E3R3、E4R4, 分 别 从 E1、 E2、E3、E4点作AB平行线, 与由R1、R2、R3、R4点分 别作的BS平行线相交,连 结各交点即得辅助曲线; R2 E2 E3 E4 R3 R4
辅助曲线( Auxiliary curve) 方法 分别从E1、E2、E3、E4点 引AB平行线,与分别从R1 R2、R3、R4点引出的AS平 行线相交,连结各交点即 的得辅助曲线; 会辅助曲线延长线与溶解度 曲线的交点即为临界混溶 点P; 借助辅助曲线可求出任何 对共轭相的对应点,即 可由一平衡液相的组成找 出对应共轭相的组成
辅助曲线延长线与溶解度 曲线的交点即为临界混溶 点P; 借助辅助曲线可求出任何 一对共轭相的对应点 , 即 可由一平衡液相的组成找 出对应共轭相的组成 。 辅助曲线 (Auxiliary curve ) AB S R 1 E 1 P 方法二: 分 别 从 E 1 、 E 2 、 E 3 、 E 4 点 引AB平行线 ,与分别从 R 1 、 R2 、 R 3 、 R4点引出的AS 平 行线相交 ,连结各交点即 得辅助曲线; R 2 E 2 E 3 E 4 R 3R 4
直角坐标表示的相衙关 两相平衡关系也可由直角坐标系表示,用yA表示A组分在萃取 相的浓度,xA表示A组分在萃余相的浓度。 相律:F=C-9+2 单液相三组分体系,F=4。温度、 y分配曲线 的压强一定,两个组分浓度可自由变 化,归一条件确定第三组分浓度。 国双液相三组分体系平衡时,F=3 温度、压强一定,F=1。 事只要任一平衡相中的任一组分的 组成一定,共它组分的组成及其 共轭相的组成就为定值。 溶质在平衡两液相间的平衡关系为:=f(x
直角坐标系表示的相平衡关系 x y 0 两相平衡关系也可由直角坐标系表示,用 yA 表示 A 组分在萃取 相的浓度,xA 表示 A 组分在萃余相的浓度。 分配曲线 ( ) A A y = f x 只要任一平衡相中的任一组分的 组成一定,共它组分的组成及其 共轭相的组成就为定值。 相律: 单液相三组分体系,F = 4。温度、 压强一定,两个组分浓度可自由变 化,归一条件确定第三组分浓度。 F = C − + 2 P 双液相三组分体系平衡时,F = 3。 温度、压强一定,F=1。 溶质在平衡两液相间的平衡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