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的。 ■汇率状况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否有着到关重要的影响。 章会讲到: 国国际收支分为两大部分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前者反映着一国商品劳务商场与他国商品劳务市场之间的关系,后者 反映着一国金融商场与他国金融商场的关系 ■因此,任何反够影响国内外商品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总的来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差异 3.经济增长率差异 4.预期因素 5.中央银行的干预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以上谈到的因素是纸币制度下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因素。当然,影响汇率的因素还有许多 而且即使是上述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或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形成更加综合的作用。 因此,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对汇率变动作出正确分 析 外汇市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差异 3.经济增长率差异 4.预期因素 5.中央银行的干预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由于以上的理由 ■我们说,在外汇市场上,专家是相对的。或者说是没有专家的 第四节汇率制度的演变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汇率的变动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作为有关汇率的一种基本原则,通常具有普遍适用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种汇率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 第二,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 第三,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指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 ■指汇率不受铸币平价限制,取决于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十九世纪(约1880年)至1973年,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主要是固定汇率 制
影响的。 ◼ 汇率状况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否有着到关重要的影响。 下一章会讲到: ◼ 一国国际收支分为两大部分: ◼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前者反映着一国商品劳务商场与他国商品劳务市场之间的关系,后者 反映着一国金融商场与他国金融商场的关系。 ◼ 因此,任何反够影响国内外商品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总的来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 1.通货膨胀率 ◼ 2.利率差异 ◼ 3.经济增长率差异 ◼ 4.预期因素 ◼ 5.中央银行的干预 ◼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 以上谈到的因素是纸币制度下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因素。当然,影响汇率的因素还有许多, 而且即使是上述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或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形成更加综合的作用。 因此,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对汇率变动作出正确分 析。 外汇市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 ◼ 1.通货膨胀率 ◼ 2.利率差异 ◼ 3.经济增长率差异 ◼ 4.预期因素 ◼ 5.中央银行的干预 ◼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由于以上的理由: ◼ 我们说,在外汇市场上,专家是相对的。或者说是没有专家的。 第四节 汇率制度的演变 ◼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汇率的变动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作为有关汇率的一种基本原则,通常具有普遍适用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一种汇率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第一,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 ◼ 第二,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 ◼ 第三,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 ◼ 第四,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 指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 ◼ 指汇率不受铸币平价限制,取决于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十九世纪(约1880年)至1973年,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主要是固定汇率 制;
从1973年以后,则主要采用浮动汇率制 1因定汇率制 包括: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的汇率制度 者的共同点:(P28页) 二者的不同点:(P28页) 2浮动汇率制 ■根据当局是否干预可将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供求关系影响汇率的变动。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干预原则可选择 1逆风行事原则 2规定汇率应达到的目标值 3制订一客观指标,(如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方向的干预净额),即当干预达到此限度时, 就停止干预。 1978年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规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责任,并规定 了成员国干预汇率应遵循的原则 1.会员国应避免操纵汇率妨害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或获取不正当利益 2外汇市场出现短期的破坏性波动,各会员国应进行干预; ■3.会员国在干预外汇市场时应考虑其他会员国的利益,等等 3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是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 4汇率制度的现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分为三类 1钉住汇率制度,包括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篮子货币。 2有限灵活性汇率 3更灵活的汇率 ■见表|-3汇率制度(1995年9月30日)注:略 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首先看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1.国际收支平衡不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2.保证了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3.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增加了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 反对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 ■1.使汇率变得更加不稳定,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降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 置效率。 同样会引起外汇投机 ■3.更易传递通货膨胀
从1973年以后,则主要采用浮动汇率制。 1.因定汇率制 包括: ◼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 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的汇率制度。 ◼ 二者的共同点:(P28页) ◼ 二者的不同点:(P28页) 2.浮动汇率制 ◼ 根据当局是否干预可将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 ◼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供求关系影响汇率的变动。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干预原则可选择: ◼ 1.逆风行事原则 ◼ 2.规定汇率应达到的目标值 ◼ 3.制订一客观指标,(如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方向的干预净额),即当干预达到此限度时, 就停止干预。 1978年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规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责任,并规定 了成员国干预汇率应遵循的原则: ◼ 1.会员国应避免操纵汇率妨害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或获取不正当利益; ◼ 2.外汇市场出现短期的破坏性波动,各会员国应进行干预; ◼ 3.会员国在干预外汇市场时应考虑其他会员国的利益,等等。 3.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 是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 4.汇率制度的现状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分为三类: ◼ 1.钉住汇率制度,包括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篮子货币。 ◼ 2.有限灵活性汇率。 ◼ 3.更灵活的汇率。 ◼ 见表 I—3 汇率制度(1995年9月30日)注:略 二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首先看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 1.国际收支平衡不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 2.保证了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 3.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 ◼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5.增加了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 反对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 ◼ 1.使汇率变得更加不稳定,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降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 置效率。 ◼ 2.同样会引起外汇投机。 ◼ 3.更易传递通货膨胀
“经济论”认为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是经济因素 ■比如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其经济规模、其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其金融市场的发达 程度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低。 依附论ˆ则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 第五节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个国家为防止资金的大量外流(或内流)、缓解国际收支、维持本币汇率 稳定国内经济,通过法律、法令或法规而对外汇买卖直接加以管制的政策措施 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 ■外汇管制是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或设立专门的外汇管制机构来执行的。 各国外汇管制的法令和条例,首先都要明确外汇管制的对象,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外汇管制主要是从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方面入手的。 数量管制 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进行限制,通常采用进出口结汇制度、外汇配给制度、进口许可证制度 以及对非贸易外汇收支和资本输出入管制 价格管制 ■主要是采用复汇率制度和本币定值过高的作法。 实行外汇管制在短期內可以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动荡等问题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但 人为的管制必然带来弊端,如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性原因仍无法因此而消除,汇率的人为高估 必然对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复汇率一定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混乱等等。 总之,随着国际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外汇管制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我国的外汇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目标 ■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外汇管理制度,制订正确的外汇法规和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 汇率的基本稳定,使之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方针 ■是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收支,由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外汇业务,非 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任何机构不得经营外汇业务。 我国的外汇管理也分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个方面。 “人”主要指: ■居住在国境以内或以外的不同单位或个人 物主要是指 外汇及贵金属等 我国的外汇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9年前高度集中的外管理体制 2.1979—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3.1994年后的外汇管理 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内含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及内容 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
“经济论”认为: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是经济 因素: ◼ 比如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其经济规模、其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其金融市场的发达 程度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低。 “依附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 第五节 外汇管制 ◼ 外汇管制:是一个国家为防止资金的大量外流(或内流)、缓解国际收支、维持本币汇率、 稳定国内经济,通过法律、法令或法规而对外汇买卖直接加以管制的政策措施。 一 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 ◼ 外汇管制是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或设立专门的外汇管制机构来执行的。 各国外汇管制的法令和条例,首先都要明确外汇管制的对象,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外汇管制主要是从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方面入手的。 数量管制 ◼ 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进行限制,通常采用进出口结汇制度、外汇配给制度、进口许可证制度 以及对非贸易外汇收支和资本输出入管制。 价格管制 ◼ 主要是采用复汇率制度和本币定值过高的作法。 实行外汇管制在短期内可以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动荡等问题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但 人为的管制必然带来弊端,如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性原因仍无法因此而消除,汇率的人为高估 必然对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复汇率一定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混乱等等。 总之,随着国际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外汇管制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二 我国的外汇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目标 ◼ 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外汇管理制度,制订正确的外汇法规和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 汇率的基本稳定,使之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方针 ◼ 是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收支,由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外汇业务,非 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任何机构不得经营外汇业务。 我国的外汇管理也分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个方面。 “人”主要指: ◼ 居住在国境以内或以外的不同单位或个人; “物”主要是指: ◼ 外汇及贵金属等。 我国的外汇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1979年前高度集中的外管理体制 ◼ 2.1979—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 3.1994年后的外汇管理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内含 ◼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及内容 ◼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
■第四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其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主要要点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涉及到实际经济资源的转移。包括商品、劳务、商品劳务之间 的交换 商品劳务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之间的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因此,国际收支是一个容量的概念。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在国际收支概念 中,对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所依据的是居民原则而非公民原则 一国居民 是指长期在该国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 ■就个人居民而言,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 也属于其所在国家的居民;但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则一律属于其所在国家的非居 民 ■就非个人居民来讲,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的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 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 家的非居民。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 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编制项目表示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无偿转移和对应项目 原则如下 ■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值得强调的是 ■影响记入借方还是贷方的只是货币流动的方向 凡是引起货币流入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出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货币流出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入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借方。 1美国出口一批价值为100000美元的货物给英国 由于这笔交易使美国有货币收入,因此,100000美元的商品出口记入贷方 同时这笔交易在相应项目的借方也要记上一笔 具体来说,借记短期资本100000美元。(若这笔出口以美元表示,则表示美国对外负债的 减少,记入借方:若这笔交易以英镑表示,则反映美国对外资产的增加,也记入借方) 2美国向墨西哥提供一笔为期3年的100万美元贷款, 该贷款存入美国银行中的墨本西哥账户上,这笔贷款代表长期资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外
◼ 第四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含义 ◼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其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主要要点: 第一, ◼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涉及到实际经济资源的转移。包括商品、劳务、商品劳务之间 的交换。 ◼ 商品劳务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 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 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之间的交易。 ◼ 第二,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因此,国际收支是一个容量的概念。 ◼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在国际收支概念 中,对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所依据的是居民原则而非公民原则。 一国居民 ◼ 是指长期在该国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 ◼ 就个人居民而言,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 也属于其所在国家的居民;但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则一律属于其所在国家的非居 民。 ◼ 就非个人居民来讲,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的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 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 家的非居民。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 ◼ 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编制项目表示出来的报表。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无偿转移”和“对应项目” 原则如下: ◼ 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值得强调的是: ◼ 影响记入借方还是贷方的只是货币流动的方向。 凡是引起货币流入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出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货币流出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入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借方。 1.美国出口一批价值为100 000美元的货物给英国。 ◼ 由于这笔交易使美国有货币收入,因此,100 000美元的商品出口记入贷方。 ◼ 同时这笔交易在相应项目的借方也要记上一笔。 ◼ 具体来说,借记短期资本100 000美元。(若这笔出口以美元表示,则表示美国对外负债的 减少,记入借方;若这笔交易以英镑表示,则反映美国对外资产的增加,也记入借方)。 2.美国向墨西哥提供一笔为期3年的100万美元贷款, ◼ 该贷款存入美国银行中的墨本西哥账户上,这笔贷款代表长期资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