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A(dB)=20lg 则传输损耗Lb为 L=10g=10g g、、wA(dB) 若不考虑天线的影响,即令G=G1=1,则实际的传输损耗为 Lh=32.45+20lg/(MHE)+20lg r(km)-A(dB) 式中,前三项为自由空间损耗L;A为实际媒质的损耗 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媒质,信道的传输损耗不同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R R P p E E A dB ( ) = 20lg = 10lg 0 则传输损耗Lb为 10lg 10lg 10lg L A(dB) p P p P p P L b f R R R i R i b = − = − = 若不考虑天线的影响, 即令Gi=GR=1, 则实际的传输损耗为 L 32.45 20lg f (MHz) 20lg r(k m) A(dB) b = + + − 式中, 前三项为自由空间损耗Lbf; A为实际媒质的损耗。 不同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质, 信道的传输损耗不同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2)衰落现象 所谓衰落,一般是指信号电平随时间的随机起伏。根据 引起衰落的原因分类,大致可分为吸收型衰落和干涉型衰落。 吸收型衰落主要是由于传输媒质电参数的变化,使得信 号在媒质中的衰减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引起的。如大气中的氧 水汽以及由后者凝聚而成的云、雾、雨、雪等都对电波有吸 收作用。 由于气象的随机性,这种吸收的强弱也有起伏,形成信号 的衰落。由这种原因引起的信号电平的变化较慢,所以称为 慢衰落,如图71(a)所示。慢衰落通常是指信号电平的中值 (五分钟中值、小时中值、月中值等)在较长时间间隔内的 起伏变化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2) 所谓衰落, 一般是指信号电平随时间的随机起伏。 根据 引起衰落的原因分类, 大致可分为吸收型衰落和干涉型衰落。 吸收型衰落主要是由于传输媒质电参数的变化, 使得信 号在媒质中的衰减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引起的。如大气中的氧、 水汽以及由后者凝聚而成的云、雾、雨、雪等都对电波有吸 收作用。 由于气象的随机性, 这种吸收的强弱也有起伏, 形成信号 的衰落。 由这种原因引起的信号电平的变化较慢, 所以称为 慢衰落, 如图 7 1(a)所示。慢衰落通常是指信号电平的中值 (五分钟中值、小时中值、月中值等)在较长时间间隔内的 起伏变化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相对40 电平 1000 110(小时) 100秒) (a)慢衰落 (b)快衰落 图7-1衰落现象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图 7 – 1 衰落现象 (a) 慢衰落 (b) 快衰落 100(秒 ) 11:00(小 时 ) 相 对 电 平 10:00 1 50 9:00 20 40 30 50 10 20 30 40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干涉型衰落主要是由随机多径干涉现象引起的。在某些传 输方式中,由于收、发两点间存在若干条传播路径,典型的如 天波传播、不均匀媒质传播等,在这些传播方式中,传输媒质 具有随机性,因此使到达接收点的各路径的时延随机变化,致使 合成信号幅度和相位都发生随机起伏。这种起伏的周期很短, 信号电平变化很快,故称为快衰落,如图7-1(b)所示。这种衰 落在移动通信信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快衰落叠加在慢衰落之上。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时,前者 表现明显,后者不易被察觉。信号的衰落现象严重地影响电波 传播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分集接 收等)来加以克服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干涉型衰落主要是由随机多径干涉现象引起的。在某些传 输方式中, 由于收、 发两点间存在若干条传播路径, 典型的如 天波传播、 不均匀媒质传播等, 在这些传播方式中, 传输媒质 具有随机性, 因此使到达接收点的各路径的时延随机变化, 致使 合成信号幅度和相位都发生随机起伏。这种起伏的周期很短, 信号电平变化很快, 故称为快衰落, 如图 7 -1(b)所示。 这种衰 落在移动通信信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快衰落叠加在慢衰落之上。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时, 前者 表现明显, 后者不易被察觉。信号的衰落现象严重地影响电波 传播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分集接 收等)来加以克服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3)传输失真 无线电波通过媒质除产生传输损耗外,还会产生失真- 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产生失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媒质的色 散效应,二是随机多径传输效应 色散效应是由于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 度有差别而引起的信号失真。载有信号的无线电波都占据 定的频带,当电波通过媒质传播到达接收点时,由于各频率成 分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不能保持原来信号中的相位关系,引起 波形失真。至于色散效应引起信号畸变的程度,则要结合具体 信道的传输情况而定
第7章电波传播概论 (3) 无线电波通过媒质除产生传输损耗外, 还会产生失真—— 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产生失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媒质的色 散效应, 二是随机多径传输效应。 色散效应是由于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 度有差别而引起的信号失真。载有信号的无线电波都占据一 定的频带, 当电波通过媒质传播到达接收点时, 由于各频率成 分传播速度不同, 因而不能保持原来信号中的相位关系, 引起 波形失真。 至于色散效应引起信号畸变的程度, 则要结合具体 信道的传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