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原理性实验 (3)软脉冲回波中为什么不与硬脉冲回波序列一样采用时间域方波信号来做 射频激励信号 七、仿真设计 式应用 Matlab编写程序实现正交检波的实现过程以及正交程度对检波效果 的影响 第八节反转恢复法测T1 实验目的 (1)了解反转恢复序列的结构特点 (2)掌握利用反转恢复序列测T1的原理 (3)了解反转恢复序列所产生信号的变化特点 (4)掌握对测量数据的T1拟合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NM0台式核磁共振教学成像仪;约10mm高的大豆油试管样品。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反转恢复序列测T原理 在核磁共振常规脉冲序列当中,反转恢复( Inversion recovery,R)序列是 较为常见的一种序列,反转恢复测T1序列的基本结构如图381所示。该序列 首先施加一个180射频脉冲,使纵向磁化矢量强度M2反转到主磁场的反方向 图38-1反转恢复序列图
8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教程 (-Z轴)上,然后该磁化矢量强度以T1时间常数进行自由弛豫。经过一定时间 r1后,Mz有所减小,此时沿水平方向上再施加一个90射频脉冲,检测并记录 此时产生的FID信号。将该序列中180°和90两个射频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定义 为反转时间T1( Inversion time),Ti是反转恢复序列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第一个脉冲序列周期结束后,等待足够长时间,一般需要5T1时间,以 使Mz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然后重复第一个序列周期的步骤,但z2比r1延长, 同样在施加90°射频脉冲后,记录下此时FD信号,该信号幅度会随间隔时间变 化出现先逐步减小再逐步增加的过程。经过n次实验后,根据每次得到的FID 信号幅值,就能描绘出M2的恢复曲线(如图3-8-2所示),由此曲线就可以定 出T1的值。按照曲线表达式M2=M6(1-2e),在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处 M2(t0)=0,可以得到关于T1的表达式:t=T1ln2。因此,不断改变反转恢复 序列中的T值,并记录每次的FID信号幅值,就能通过软件拟合得到M2的恢 复曲线,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样品的T1值。 随间隔时间变化的示意 2.反转恢复序列的参数 根据反转恢复序列测T1的原理,实验采用的序列结构如图3-8-3所示。涉 及的主要参数分别如下。 DO:序列脉冲序列的重复时间(TR)。 D1:90°脉冲与180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反转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