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一G
二、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三、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 1.信用制度 概念 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 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正式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 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 信用 制度 安排 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 非正 式的 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 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三、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 概念 1.信用制度 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 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 制度 安排 正式 的 非正 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 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 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 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 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2.信用的主要形式 以信用发放主体为标准 商业信用 短期信用 银行信用 财政信用 以偿还期 定期信 中期信用 限为标准 即期信 期信用 股份公司信用 用 必须预告的信用 国际信用 信用 不须预告的信用 以信用成立时作为起 个人信用 因的标的为标准 商品信用 货币信用 消费信用 分类 以取得信用的用 资本信用 途为标准 对物的信用 财政信用 以信任对象为 对人的信用 投机信用 标准 现金基础信用 以信用成立所依据 商品基础信用 公共财政收入基础信用 的基础为标准 自动清偿性的信 政府强力基础信用 用 以清偿性质为 经济外因素基础信用 标准 无自动清偿性的信用 无基础信用 以地域为标 国内信用 国际支付信用 国外信用 国际投资信用
• 2.信用的主要形式 信 用 的 分 类 以信用发放主体为标准 以信任对象为 标准 以信用成立所依据 的基础为标准 以偿还期 限为标准 定 期 信 用 以清偿性质为 标准 以地域为标 准 个人信用 国际信用 股份公司信用 财政信用 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 即 期 信 用 短期信用 中期信用 长期信用 以信用成立时作为起 因的标的为标准 货币信用 商品信用 以取得信用的用 途为标准 投机信用 财政信用 资本信用 消费信用 对人的信用 对物的信用 无基础信用 政府强力基础信用 经济外因素基础信用 公共财政收入基础信用 商品基础信用 现金基础信用 自动清偿性的信 用 无自动清偿性的信用 国外信用 国内信用 国际投资信用 国际支付信用 必须预告的信用 不须预告的信用
(1)商业信用 ①涵义: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 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 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以预付定金等形 式提供的信用。 ②过程: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 为和借贷行为。 ③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 ④局限性:严格的方向性;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1)商业信用 ①涵义: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 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 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以预付定金等形 式提供的信用。 ②过程: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 为和借贷行为。 ③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 ④局限性:严格的方向性;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我国商业信用的发展情况 1、1955年以前,我国允许商业信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之间广泛利用这种信用形式,加强了商品交易活动。 ■ 2、1955年3月国家规定国营企业之间禁止提供商业信用, 至63年底国家仍重申非经国家批准严禁使用商业信用, 禁止预收预付。 ■ 3、1964年后,国家先后开放了19种商业信用。4、至 1979年以后国家逐步有计划有限制地恢复了商业信用。 ■ 5、1985年起,银行陆续在一些城市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 与贴现业务,商业信用得到了较大发展。 6、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正式颁 布,对包括商业票据在内的汇票、本票和支票这三种有 价证券进行了法律规定。 7、1996年以来,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有了较大发展, 2001年前10个月的商业票据贴现交易额达10000亿元,平 均每年增长30%左右
我国商业信用的发展情况 ◼ 1、1955年以前,我国允许商业信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之间广泛利用这种信用形式,加强了商品交易活动。 ◼ 2、1955年3月国家规定国营企业之间禁止提供商业信用, 至63年底国家仍重申非经国家批准严禁使用商业信用, 禁止预收预付。 ◼ 3、1964年后,国家先后开放了19种商业信用。 4、至 1979年以后国家逐步有计划有限制地恢复了商业信用。 ◼ 5、1985年起,银行陆续在一些城市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 与贴现业务,商业信用得到了较大发展。 ◼ 6、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正式颁 布,对包括商业票据在内的汇票、本票和支票这三种有 价证券进行了法律规定。 ◼ 7、1996年以来,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有了较大发展, 2001年前10个月的商业票据贴现交易额达10000亿元,平 均每年增长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