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标准的物体分别与各个物体接触,经过一段 时间,两者达到热平衡,标准物体的温度就是待测物 体的温度。这个标准物体叫做温度计。 经验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兰氏温标等。 热力学温标:与测温系统性质无关的温标。 由热力学温标所定义的热力学温度是具有最严格 科学意义的温度。通常采用气体温度计进行热力学温 度的测量。由于气体温度计的复现性较差,国际间又 协议定出实用性的标准温标—国际实用温标,以统 国际间的温度量值,并使由国际实用温标定出的温 度尽可能地接近相应的热力学温度,相对地具有一定 稳定性
温度计:标准的物体分别与各个物体接触,经过一段 时间,两者达到热平衡,标准物体的温度就是待测物 体的温度。这个标准物体叫做温度计。 经验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兰氏温标等。 热力学温标:与测温系统性质无关的温标。 由热力学温标所定义的热力学温度是具有最严格 科学意义的温度。通常采用气体温度计进行热力学温 度的测量。由于气体温度计的复现性较差,国际间又 协议定出实用性的标准温标──国际实用温标,以统 一国际间的温度量值,并使由国际实用温标定出的温 度尽可能地接近相应的热力学温度,相对地具有一定 稳定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一套装置来复现国 际实用温标,并以此作为中国最高的温度标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一套装置来复现国 际实用温标,并以此作为中国最高的温度标准
842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42.1热力学第一定律 数学表述:Q=△U+A或dQ=dU+dA 物理意义:任一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在 数值上等于该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量及对外界 作功的总和。 第一类永动机:一种不消耗能量,但可以作功 的机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4.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数学表述: Q = U + A 或 dQ = dU + dA 物理意义:任一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在 数值上等于该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量及对外界 作功的总和。 第一类永动机:一种不消耗能量,但可以作功 的机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4.2.2热动说与热质说之争 热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科学 史上,关于热的本性的问题,曾有热动说与热质说的 长期争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热是一种运动,还是 某种具体物质? 热质说 主要倡导者布莱克重复了波尔哈夫等人的实验 再次证实了相同重量的两份不同温度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正好是它们温度的中间值;可是把相同 重量的热水与冷的水银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温度却 不是它们温度的中间值,而是更接近于水的温度。为 了解释这一疑难,布莱克主张把热量和温度两个概念 分开,一个是指“热质的量”,一个是指“热的强度 或集度”。这就如同把物质的量即质量,与物质的集 度即密度分开一样
§4.2.2 热动说与热质说之争 热是什么? 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科学 史上,关于热的本性的问题,曾有热动说与热质说的 长期争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热是一种运动,还是 某种具体物质? • 热质说 主要倡导者布莱克重复了波尔哈夫等人的实验, 再次证实了相同重量的两份不同温度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正好是它们温度的中间值;可是把相同 重量的热水与冷的水银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温度却 不是它们温度的中间值,而是更接近于水的温度。为 了解释这一疑难,布莱克主张把热量和温度两个概念 分开,一个是指“热质的量” ,一个是指“热的强度 或集度” 。这就如同把物质的量即质量,与物质的集 度即密度分开一样
从热质说出发,使得许多热现象得到了统 的解释,就使热质说逐渐成为在热学研究中 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到18世纪80年代,几乎整 个欧洲都相信热质说是正确的。 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于1777年写出了 《燃烧理论》,全面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推翻了燃素说。但是,他依然把热看成是一种 特殊的物质元素,并于1787年同他人一起把这 种特殊的物质元素命名为“热素”(热质) 1789年,拉瓦锡在他出版的《化学原理教 程》一书中,把“热素”和“光”一起列入无 机界23种化学元素中。他认为,热质是“没有 重量不可称量”的流体。可见,热质说已经达 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从热质说出发,使得许多热现象得到了统 一的解释,就使热质说逐渐成为在热学研究中 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到18世纪80年代,几乎整 个欧洲都相信热质说是正确的。 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于1777年写出了 《燃烧理论》,全面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推翻了燃素说。但是,他依然把热看成是一种 特殊的物质元素,并于1787年同他人一起把这 种特殊的物质元素命名为“热素”(热质)。 1789年,拉瓦锡在他出版的《化学原理教 程》一书中,把“热素”和“光”一起列入无 机界23种化学元素中。他认为,热质是“没有 重量不可称量”的流体。可见,热质说已经达 到了它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