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ⅣV-1于1983年从一例淋巴腺综合症患者的淋巴结中 分离出。 *分类:逆转录病毒科( Tetraviridae) 慢病毒属( Lentivirus) *型别:有两型 HIⅣV-1:在全球流行,大多数AIDS由HⅣV-1引起。 HIV2:主要在西非和西欧局部流行
HIV-1于1983年从一例淋巴腺综合症患者的淋巴结中 分离出。 * 分类:逆转录病毒科(Retraviridae) 慢病毒属(Lentivirus) * 型别:有两型 HIV-1:在全球流行,大多数AIDS由HIV-1引起。 HIV-2:主要在西非和西欧局部流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AIDS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HⅠV在全球的传播速度惊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 划署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截止 2010年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者达到3400万人。 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群体已由 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AIDS——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HIV在全球的传播速度惊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 划署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截止 2010年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者达到3400万人。 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群体已由 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 “世界艾滋病 主题是: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2012 年 12 月 1 日 , 是 第 25个 “世界艾滋病日” 主题是: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HIV/AIDS感染特点 *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 *注射毒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的比例逐年下降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自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地域分布差异大,局部地区疫情严重
我国HIV/AIDS感染特点 * 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 * 注射毒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的比例逐年下降,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自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 地域分布差异大,局部地区疫情严重
生物学性状
一、生物学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