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6、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3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中, 表示()。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3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Qip:B.doP C.qipo D.gopo 3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qip B.gopi C.qipo D.qopo 4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10% B.7.1% C.7% D.11% 4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4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4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6、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3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中, — 表示(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3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 A. q1p1 B. q0p1 C. q1p0 D. q0p0 3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 A. q1p1 B. q0p1 C. q1p0 D. q0p0 4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 5%,职工人数增加 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A. 10% B. 7.1% C. 7% D. 11% 4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4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4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45、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 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 B. C. 2 4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4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x5%×8%×7% D.(2%×5%×8%×7%)-100% 48、平均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49、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A.33次方 B.32次方 C.31次方 D.30次方 5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5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45、已知某企业 1 月、2 月、3 月、4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 190 人、195 人、193 人和 201 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A. B. C. D. 4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4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 2%、5%、8%和 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2%×5%×8%×7%)-100% 48、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 100% 49、以 1960 年为基期,1993 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A. 33 次方 B. 32 次方 C. 31 次方 D. 30 次方 5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 5 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5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7、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7、统计分组是( )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 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 12、平均数的种类有()。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1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17、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D.计算估计标准误 E.配合回归方程 18、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100 C.各组频率大于 0,频率之和等于 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 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 12、平均数的种类有( )。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 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1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17、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编制相关表 B.绘制相关图 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D.计算估计标准误 E.配合回归方程 18、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