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鉴定与小批试生产阶段 ①样机鉴定:需提供一系列文件(设计任务书,技术文件 ,性能试验与耐久性试验报告,扩大用户试验、鉴定试验大纲等) ;提供样机供抽査、进行性能试验 ②小批试制与批量生 到此,为一轮试制完毕。 §1-2内燃机选型 、各种类型内燃机的设计要求,内燃机设计指标 1、车用发动机 (1)高的动力性能:足够的功率和良好的扭矩特性以保证车 辆的动力性(车速和牵引力)、加速性和克服突然增大的行驶阻力 的能力
4 、鉴定与小批试生产阶段 ① 样机鉴定:需提供一系列文件(设计任务书,技术文件 ,性能试验与耐久性试验报告,扩大用户试验、鉴定试验大纲等) ;提供样机供抽查、进行性能试验 ② 小批试制与批量生产 到此,为一轮试制完毕。 §1—2 内燃机选型 一、各种类型内燃机的设计要求,内燃机设计指标 1、 车用发动机 (1)高的动力性能:足够的功率和良好的扭矩特性以保证车 辆的动力性(车速和牵引力)、加速性和克服突然增大的行驶阻力 的能力
①功率:比功率(P/G,G为汽车总重) G>20t的重型货车、自卸车:47kW/t G=5-19t的汽车:7—13kW/t G<4t的汽车:1022kWt,有的轻型货车达50kW/t 轿车:5090kW/t,主要是保证加速性好,车速高 ②扭矩适应性系数与转速适应性系数 扭矩适应性系数:pM=Memx/M 转速适应性系数:/n=n/nM
① 功率:比功率(Pe /G,G为汽车总重) G>20t的重型货车、自卸车:4—7 kW/t G=5—19t的汽车:7—13kW/t G<4t 的汽车:10—22kW/t, 有的轻型货车达50kW/t 轿车:50—90 kW/t,主要是保证加速性好,车速高 ② 扭矩适应性系数与转速适应性系数 扭矩适应性系数: 转速适应性系数: M Me MeN / = max n nN nM = /
对于载重汽车:要求发动机外特性的扭矩适应性系数和转速适应性 系数都尽可能大一些。两者越大,汽车的加速性、爬坡能力和克服 突然增大的行驶阻力的能力都提高,行驶过程中换档的次数减少。 目前载重汽车的适应性系数范围大致为:1M=1.07—1.25, 1.5-2.0 适应性系数取决于Pe-1关系 对于轿车:由于比功率很高,没有必要注意发动机的外特性系 ③发动机能稳定运转的转速范围应尽可能地宽一些,并应能 迅速从怠速变换到全速全负荷
对于载重汽车:要求发动机外特性的扭矩适应性系数和转速适应性 系数都尽可能大一些。两者越大,汽车的加速性、爬坡能力和克服 突然增大的行驶阻力的能力都提高,行驶过程中换档的次数减少。 目前载重汽车的适应性系数范围大致为: =1.07—1.25, =1.5—2.0。 适应性系数取决于 — 关系。 对于轿车:由于比功率很高,没有必要注意发动机的外特性系 ③ 发动机能稳定运转的转速范围应尽可能地宽一些,并应能 迅速从怠速变换到全速全负荷。 M n e p n
(2)燃油经济性好:发动机生命周期内消耗的燃油价值为发动 机本身价值的几十乃至百余倍。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有多种评 价指标。对于车用发动杋来说,不仅要考察外特性最低油耗率,还 应使低油耗率区域尽可能宽广,以降低使用油耗;发动机的的功率 配置是否合理亦影响使用油耗,不应配备过大功率的发动机。 (3)结构紧凑(结构完善性):不可太重、太高、太宽、太长 ,除外形尺寸、总质量外常用的评价指标有: ①比质量(质量功率比mp): lp=m/Pkg/k,m发动机净质量,P一标定功率 上世纪末,国外车用柴油机,3.5-5kg/kW; 国内车用柴油机,4.89.3kg/kW
(2) 燃油经济性好:发动机生命周期内消耗的燃油价值为发动 机本身价值的几十乃至百余倍。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有多种评 价指标。对于车用发动机来说,不仅要考察外特性最低油耗率,还 应使低油耗率区域尽可能宽广,以降低使用油耗;发动机的的功率 配置是否合理亦影响使用油耗,不应配备过大功率的发动机。 (3) 结构紧凑(结构完善性):不可太重、太高、太宽、太长 ,除外形尺寸、总质量外常用的评价指标有: ① 比质量(质量功率比, ): kg/kW, m—发动机净质量,Pe—标定功率 上世纪末, 国外车用柴油机,3.5—5 kg/kW; 国内车用柴油机,4.8—9.3 kg/kW mP mP m Pe = /
②升功率(每升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功翠) Pi=Pe/Vh kW/L 车用汽油机:4050kW/L 单位体积功率P,也称功率密度) P=P/VkW/m3,V一发动机外形尺寸所表示的体 积 (4)可靠性高,寿命长(耐久性)
② 升功率(每升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功率, ): kW/L 车用汽油机:40—50 kW/L ③ 单位体积功率( ,也称功率密度): kW/m3 ,V—发动机外形尺寸所表示的体 积 (4)可靠性高,寿命长(耐久性) PL PL Pe Vh = / PV PV = Pe /V